编辑: 木头飞艇 | 2019-07-09 |
3 期2004 年5月VOL.
26 NO.
3 MAY.
2004 山水云霓任观瞻 人类学学者访谈之二十八 徐杰舜/ 问, 覃德清/ 答[作者简介] 徐杰舜( 1943) , 男, 浙江余姚人, 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广西南 宁, 邮编: 530006;
覃德清( 1963) , 壮族, 广西柳江 人, 广西师范大学 中文系教授.桂林, 邮编: 541004. [ 摘要] 人类学家的足迹遍及千山万水, 依山依水 的人类学研究拓展了人类学的新领域. 覃德清博士回顾了自己进入人类学研究领域的过 程, 并就人类学与美学的交叉、 诗性思维与人文资 源开发、 壮学人类学研究等问题, 阐述了自己的见 解. [ 关键词] 人类学;
依山依水;
审美人类学 [ 中图分类号] C912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 3887( 2004) 03- 0079-
09 A Free Spirit in Mountains and Waters An Interview with Anthropologists ( 28) XU Jie -shun
1 , QIN De -qing
2 ( 1. Research Center of Ethnology , Guangxi University f or N 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2. Dep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 iterature, G uangxi N ormal Univer- 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T he footsteps of anthropologists can be found everyw here in the w orld, and the anthropologists open new fields of anthropology through traveling. Dr. Qin Deqing, by looking back his footsteps in the field of anthropology study, gives a statement of his ow n about such problems as the intersection of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the relation betw een poetic think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 - tic resources, and the study of the Zhuang anthropology. Key Words: anthropology;
field work in mountains and by rivers;
aesthetic anthropology 徐 杰舜( 以下简称徐) : 很早就想约时间做个访谈, 几 次见面又匆匆而别.我知道你原来学的是文学, 首 先想了解你有何机缘接触与人类学有关的研究? 覃德清( 以下简称覃) : 两年前就知道你在做人类学研 究者的系列访谈, 还准备结集成书, 这确实是徐老师为人类 学界做的又一件好事.实在抱歉的是, 得到您的约请后, 迟 迟没有回应, 主要是觉得自己资历尚浅, 成果不多, 没有什 么好谈的.后来觉得徐老师的本意不是论资排辈, 而是为
79 GXMYXB 人类学徐杰舜问覃德清答山水云霓任观瞻了增进了解, 也就抽暇来同您沟通交流, 借此机会顺便梳理 一下以往调查研究的思路. 回忆我走上人类学研究之路, 思绪回到令人激奋而难 忘的
20 世纪
80 年代.我于
1982 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中 文系学习, 当时并没有明确的主攻目标, 随着学校开设的课 程听课、 看书、 学习, 先后对现当代文学、 美学发生短暂的兴 趣.到三年级,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研究专家刘守华先生给 我们开设了一门 民间文学概论 选修课, 才使我真正发现 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同时有了接触人类学的机缘.至今仍 然记得在寒冷的隆冬之夜, 我们围着火堆聆听刘老师给我 们讲授民间文学知识的场景.当时, 我们成立了民间文学 课外活动小组, 还编印了 楚苑 小刊物, 刘老师给予精心指 导, 鼓励我们利用假期回家乡调查.家乡丰富的壮族民歌 和叙事长诗资料, 令我如入山拾柴, 收获不少, 不免稚嫩, 却 由此渐渐地进入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文化研究领域. 由于本科阶段的民间文学课很少, 刘老师让我们年级 热心民间文学的同学旁听了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的一些课 程.有幸的是, 当时适逢美籍华人、 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教 授、 著名的民间文学专家丁乃通先生来武汉为刘老师的研 究生做系列讲座, 我们得以同陈建宪、 黄永林、 何红一等研 究生一起领教丁先生的教诲.丁先生讲课内容很专很精, 他运用芬兰历史 地理学派的方法, 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研究几个故事在全世界的传播过程和分布情况, 具体讲授 内容已经淡忘, 惟知一个普通的故事在全世界的传播, 同人 类的迁徙史、 移民史、 交通史、 比较文学研究和文化交流史, 都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其中的学问高深而广博.丁先生对 作为中国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民间故事怀有深厚的挚爱之 情, 我们深受感动, 至今记忆犹新, 历历在目.他腿脚不便, 却以顽强的毅力, 花8年时间按照 A T 分类法编成 中国 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他回美国后, 还给我寄来关于希腊神 话的一本书, 勉励我潜心学术.这种激励后学的精神为我 今后从事学术研究, 在心底埋下星星火种, 认识到民族民间 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值得做 深入的研究. 徐: 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你有了比较好 的机缘接触与人类学密切相关的领域, 大学毕业后的路是 怎么走过来的? 从民间文学转到人类学也需要一个很长的 过程吧? 覃: 民间文艺学与文化人类学都关注 小传统 层面的 文化现象, 都强调实地调查, 两者之间存在潜脉暗通的关 系.由于接触民间文学时已经快要毕业了, 就抓紧时间多 看书.当时,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民间文学刊授大学, 开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