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ieth 2019-07-13

6 月11 日清晨, 记者从重庆江北机场出 发, 一个多小时后飞机抵达西藏昌都邦达机 场, 海拔也从

300 多米一下子飞跃到

4000 多米, 明显的高原反应让记者不敢快步行动.随 后的一周, 伴随援藏干部的足迹, 记者在美丽 的高原上深刻体会到援藏工作的不易. 7天翻越4座高山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 平均海拔3500米, 干燥缺氧的高原气候给长期在低海拔地区生 活的人, 带来了一些高原反应. 虽然每位援藏干部说得轻描淡写, 但半夜 多次醒来, 无法安睡;

每天早上起床, 鼻腔里总 是充满了血丝;

走路稍微快点, 就气喘吁吁, 上 气不接下气, 不敢跳, 更不敢跑…… 采访期间, 记者跟随援藏干部翻越了海拔

4000 多米的朱角拉山、 拉乌山、 红拉山以及

5000 多米的东达山等高山, 几乎每天都在巍 峨险峻的群山中穿行, 沿途滚落的山石和塌方 的悬崖随时可见.

6 月12 日, 记者乘车翻越朱角拉山, 几十 公里长的土路在悬崖峭壁间蜿蜒盘旋, 道路没 有护栏, 勉强能并行两辆越野车, 悬崖下, 能看 见摔下去的车辆残骸, 令人胆战心惊. 满墙心语展豪情 面对困难和险阻, 重庆第八批援藏工作队 队员没有退却, 充满了激情投入到援藏工作中. 到达昌都的第一天, 昌都市委副书记、 重 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领队黎勇带着记者一 行, 来到了重庆援藏工作队活动中心, 活动中 心入口的一面墙壁上, 密密麻麻写满了重庆第 八批援藏工作队

211 名队员的心语.短短一 行字、 几句话, 道出了他们每个人进藏时的豪 言壮志.记者看后, 顿时肃然起敬. 在这些名字中, 有两个打上了黑框, 特别 醒目.一个是璧山区安监局副局长颜广宇, 另 一个是北碚区交委副主任杨建伟, 他们分别于 2016年10月和2017年4月, 把年轻生命献给 了挚爱的援藏事业! 心语墙上, 颜广宇写下了一首豪迈的诗 句: 余残年少凌云志, 铸梦情怀归故里.驰援 三载褪铅华, 我以我为淡春秋.而杨建伟则吐 露了自己的真情: 援藏献真情, 高原普新篇! 颜广宇是我的战友, 他的离开令人痛惜, 在西藏, 大家都不言苦, 只有实干. 重庆援藏 干部、 芒康县委常务副书记、 政府常务副县长 王代兵如是说. 112个援藏项目竣工 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 3年前进藏时, 重庆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队员们的 援藏三问, 拉开了重庆援藏事业的新画卷.

3 年来, 重庆援藏的

112 个项目竣工, 五 大目标实现, 三年援藏蓝图变现实.采访中, 记者目睹了这里的巨变: 在昌都大地上, 一批 打上重庆标志的医院、 学校、 扶贫创业园区、 自 驾营地、 游客中心、 党员群众活动中心、 温室大 棚等项目相继落成.这些项目助力昌都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 为藏东明珠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澜沧江边, 一条机场高速正在修建, 拉 近了昌都与内地的距离;

在朱角拉山山脚, 一 条新修的隧道已经贯通, 今后昌都到类乌齐, 再也不用翻一个多小时的大山;

在昌都市经开 区, 一个个新引进的企业拔地而起, 焕发生机 和活力. 难忘藏族同胞幸福笑脸 在西藏进行的七天采访中, 我们深刻感受 到了重庆援藏带来的改变和藏族同胞的感激 之情. 在重庆援助的昌都市人民医院, 刚刚当上 母亲的产妇白措亲吻着出生才几天的孩子, 露 出幸福的微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