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 2019-07-13 |
4 O c c u r r e n c ep e r c e n t a g eo f A r i s t i c h t h y s n o b i l i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f o rt h ef i v emo n o c h r o ma t i cc o l o r s
2 .
2 .
2 单色光各光强区域鳙出现次数与时间关系 在不同单色光的试验中, 鳙在各光强区域出现情 况与时间关系见图
5 . 图5不同光强区域鳙出现次数与时间关系 F i g .
5 V a r i a t i o no f t h eo c c u r r e n c ep e r c e n t a g eo f A r i s t i c h t h y s n o b i l i s w i t ht i me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i e s 在红色光下, 5区( 强光区) 鳙平均出现次数比 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在第
4 0~
8 0m i n急剧下降, 其 后变化缓慢;
1区( 暗区) 变化趋势与 5区相反;
2区(亮区) 先减小后增大, 总体呈上升趋势;
3区( 亮区) 、 4区(亮区) 在0~8 0m i n变化不明显, 在80m i n 以后显著下降.在绿色光下, 只有 1区总体 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 差值
1 1 %) , 其他区域基 本不变.蓝色光条件下, 所有区域均表现出上下波 动、 整体平稳的变化趋势, 第20m i n 和第
1 2 0m i n 鳙 平均出现次数比无显著差异.在黄色光条件下, 1区先 增大后减小, 在第60m i n时出现最大值(600%) ;
3区、 4区、 5区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
8 6 第3
6 卷第 3期水生态学杂志2015年 5月 3区、 4区在第60m i n时出现最小值(140%、
8 .
2 1 %) , 5区在第8 0m i n 时出现最小值(
0 ) , 但 5区 ( 差值
8 .
5 6 %) 相对 3区( 差值
2 2 %) 、 4区( 差值
3 3 %) 变化平缓, 呈显著性差异;
2区呈上下波动总 体平稳的趋势.在白光条件下, 1区先减小后增大, 而 5区先增大后减小, 与之呈负相关趋势且 1区显 著大 于 5区 ( P<
0 .
0 5 ) ;
2 、
3 、 4区无显著变化(P>
0 .
0 5 ) .
3 讨论
3 .
1 鳙对光强、 光色的选择 光照作为影响鱼类存活、 摄食、 生长、 繁殖的重 要环境因子, 在鱼类的生活史中起着重要作用.研 究发现, 鱼类对光照强度的敏感程度受杆状视觉细 胞的控制, 其对光照颜色的辨识能力和敏感程度取 决于锥状视觉细胞的活跃程度( 周应祺,
2 0
1 1 ) .本 试验, 鳙对红、 黄、 蓝、 绿、 白 5种光, 明显偏好红色 光, 其次是白色光;
在红色光区域, 鳙表现出持续游 泳状态, 群体分散度较高;
在通过蓝色和绿色光区域 时, 最初表现出试探性的接触, 然后以较快速度集群 通过.这种行为上的差异, 可能是由于在光照强度 相同、 光色不同的情况下, 鳙的视杆细胞活跃程度相 一致, 视锥细胞中的不同视色素因刺激的光波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反应, 导致不同的信号传递 ( 白艳勤等,
2 0
1 4 ) .由此可知, 鳙表现出一定的辨 色能力, 对光色有明显的选择性. 鱼类对光照的选择主要受其栖息、 索饵环境的 影响( J u e l l &
F o s s e i d e n g e n,
2 0
0 4 ) .根据光谱理论, 当太阳光穿过水层时, 大部分的红色光会被过滤掉 ( V o l p a t o&
B a r r e t o ,
2 0
0 1 ) , 中上层水体以橙色光、 黄 色光为主, 背景光照较亮;
而下层水体主要以绿色、 蓝色光为主, 背景光照较弱.有研究报道, 底栖鱼类 一般对波长较短的光色敏感, 如一般生活在底层的 澳大利亚罗非鱼( O r e o c h r o m i s a u r e u s ) 对蓝光、 绿光 的趋光率明显高于红光和黄光( 肖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