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 2019-07-13 |
2 3
8 3
4 1 王廷虎 新的课程标准 , 对化学计算 的要 求虽降低 了, 但对学生 的综合计算 能 力却提 出 了更高 的要求 , 与此相适应 的是 在近几 年来 的全 国各地 中考 中, 频频出现 了一类能够体现新课程 理念 的新型计算 题,这些计算题较好考查 了学 生的知识迁 移能力 、 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着力体现 中考化学 的命题 由知识立 意向能力立 意的转变 .
一、图像型计算题 例1(2014・ 烟台) 某兴趣小组 在实验 室发 现一瓶敞 口久置 的氢氧化钠 和一瓶未 标浓度的稀 盐酸.为测定氢氧化钠 的变质情况 和稀盐 酸的浓 度,他们 取9.3g变质 的氢氧 化 钠样 品 于锥 形瓶 中,加入
5 0 g 水,充分溶 解,再向锥 形瓶 中滴 加未 知浓度的稀盐酸 .实验测得加人稀盐 酸的质 量与 锥 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 系如 图l所示 . 锥形瓶 中物 质量 / g
1 0
7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 g 图1求:(1)9.3g样品中碳 酸钠 的质量. (
2 ) 未知浓度 的稀盐 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解析这是一道 图像型综合计算题 .氢 氧化 钠会 吸收空气中 的二 氧化碳 而生 成碳 酸钠 , 碳酸 钠 与盐 酸反应 生成CO气体会造 成 物质 的总质 量减少.由图中的质量关系图可知 : 产生 C O 的 质量是 (
9 .
3 g+5
0 g+5
0 g )一1
0 7 . I g:2 .
2 g .设9.3g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 量为,与N~C O
3 反应的HCI的质 量为 Y , 与NaOH反应 的HC1的质量 为.Na2CO3+2HC1―2NaC1+H
2 0+C
0 2 T
1 0
6 7
3 4
4 Y 2.
2 g
1 0
6 :
4 4= :
2 .
2 g解得 , =
5 .
3 g ・
37 ・
7 3 :
4 4= y :
2 .
2 g 解得 , Y =3 .
6 5 g Na OH + HC1 =一Na C I+H2
0 4 O
3 6 .
5 (
9 .
3 g一5 .
3 g )
4 0 :
3 6 . 5:(
9 .
3 g 一5.3g):z解得 , z =
3 .
6 5 g 稀盐酸 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为 : (
3 .
6 5 g +
3 .
6 5 g ) /
5 0 g *
1 0
0 % =1
4 .
6 % 答案 : (
1 )
5 .
3 g (
2 )
1 4 .
6 % 点评 本题作 为一道 图像计 算题 , 关键是 根据图像 中的数据确定 反应产 生二 氧化碳 的质 量,并以此作为解题的突破 口.
二、 表格型计算题 例2(2014・ 娄底 ) 硅钢 是变 压器 、 充 电器 中的核心材料 , 其主要成份是 F e 和si.某学生用 硅钢样品做 了如下实验 : 取4.2g硅钢样 品,将60g稀硫 酸分 6次加入 样 品中 ( 其 中稀 硫酸 与硅及 其 它杂 质不反应 ) , 充分 反应后过 滤、洗涤、干燥 、 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 酸的用量 剩余 固体 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 l o g m g 第二次加入
1 0 g
2 .
8 g 第三次加入
1 0 g
2 .
1 g 第四次加入
1 0 g
1 .
4 g 第五次加入
1 0 g ・
0 .
7 g 第六次加入
1 0 g
0 .
7 g (
1 ) 从 以上 数 据可 知,稀硫酸加 人第 ―― 次 充分反应后 , 铁恰好 完全 反应 . (
2 ) 表格 中m= ― ― . (
3 ) 计算所用稀硫酸 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 解析 本题是一道将 化学实验数据 与计算 结 合在一起的计算题 , 着重考查学生对表格中数据 的处理能力 . (
1 ) 分析 表格中的数 据,当第 五次加入10g稀硫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即铁已完全 ・
3 8 ・ 反应.(2)对比第
二、
三、 四次数据可知,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