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 2019-07-13 |
一、学位论文预答辩目的 学位论文预答辩是为了在学位论文定稿后、评审和正式答辩之前, 对学位论文进行预 先审查,判定其是否达到相应学位论文的要求,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使研究 生对学位论文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提高评审和答辩的通过率.
二、学位论文预答辩要求及申请条件 1.我校在籍研究生必须进行预答辩. 2.学位申请人已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活动 和取得学术成果达到学校、学院要求;
已经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三、学位论文预答辩的组织 1.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由二级学院负责统一安排,由申请人所在学科具体实施. 2.硕士研究生预答辩至迟应在论文送审前半个月完成,博士研究生预答辩至迟应在 论文送审前一个月完成. 3.申请预答辩的研究生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及预答辩意见书》1 份,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及预答辩评定表》 (硕士
3 份,博士
5 份) ,与学位论文一并报送至 学院指定部门. 4.预答辩委员至迟应在预答辩前
3 日完成预答辩学位论文的审阅. 5. 应届硕士毕业生均应参加第
5 学期末或第
6 学期初的集中预答辩;
各学院 (学科) 的不通过率按该学院(学科)应届毕业人数计算. 学位
四、学位论文预答辩程序 1.预答辩委员会由相同或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指导教师
3 或5人组成(硕士预答辩
3 人,博士预答辩
5 人.不含预答辩研究生导师本人.博士预答辩委员会委员一般应由博士 生导师担任) . 2.预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介绍本次预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情况及申请人姓 名、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题目等. 3.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硕士研究生报告时间一般不少于
15 分钟,博士研究 生报告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 4.预答辩委员会委员、列席人员提问,申请人答辩. 5.休会.申请人及列席人员退席. 6.导师介绍申请人及其学位论文的基本情况. 7.预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进行评议,审查申请人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否达到授予相 应学位的要求、学位论文撰写是否清晰和严谨、对成果的表述是否全面和准确、对创新点 (新见解)的描述是否确切等,同时提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不足和进一步修改意见,做 出通过预答辩、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预答辩的结论. 8.复会.主席宣布预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结论和建议. 9.预答辩结束.
五、学位论文预答辩的结论及处理方法 1.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定意见分为 通过 、 修改后通过 和 不通过 . 2.博士研究生预答辩不通过率由有关学院(学科)自行确定. 3.硕士研究生预答辩不通过人数由各学科根据本届毕业生人数及预答辩的实际情况 加以确定,原则上预答辩不通过人数应符合下表规定: 本年度学科毕业总人数 不通过人数
5 人及其以下 学科自定
6 人至
30 人 不少于
1 人31 人至
50 人 不少于
2 人51 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