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9-07-14

(三) 打造智汇西江聚才平台. 每年对外发布梧州市经济社 会发展十大研究课题,每个课题经费 5―20 万元,吸引全国各地 专家学者申报承接课题.围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城市建设经验 分享、体制机制改革交流等主题,定期举办论坛.在高校、科研 院所、重点企业等设立

50 个政府顾问特聘岗位,同时建设梧州 市人才驿站, 柔性汇聚高端智力资源. 支持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 企业组织、产业联盟在梧州组织发起学术峰会、产业论坛和创新 创业大赛,力争一批高水平峰会论坛和创新创业大赛落户梧州.

(四) 探索聚才引智方式方法创新. 成立梧州市人才举荐专 ―

5 ― 家委员会,发挥以才引才、以才荐才的正向叠加效应.建立完善 的举荐机制,面向重点领域和产业,凡经专家委员会

3 名以上专 家举荐,可直接入选相应人才计划,形成人才群体参与推动人才 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依托各方资源,发挥各地梧州商会等 社团组织作用,设立

10 个以上市外引才工作站,聘请

50 名以上 引才大使 .实施 乡贤回梧 计划,柔性汇聚梧州籍或曾在 梧州工作生活过的人才,建立紧密联系,助力梧州发展.

二、坚持育才机制优先创新

(五) 促进人才自由流动. 支持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梧州) 先行先试, 建设 人才特区 , 推广试验区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身 份封存 的经验做法,实现人才流动去行政化、去编制化、去身 份化.指导各县(市、区)普遍建立紧缺人才储备中心,解决人 才流动编制身份、职称评聘、行政审批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工作 需要和个人特点,实现人才跨部门、跨岗位、跨层级流动.积极 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 之间人才有效流动的政策举措. 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交流 合作,建立常态化的人才交流机制,每年选派

30 名以上党政机 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到粤港澳大湾区挂职锻炼.每年拿出

20 个以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业园区重要职位,面向全国 公开选调引进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鼓励年轻干部到基 层一线接受实践锻炼,加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力度,实施 一 村一大学生行动计划 ,吸引大学生到农村服务,为乡村振兴提 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

6 ―

(六) 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 改革职称评审前置条 件,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做统一要求.逐步将职称评审权 下放给符合条件的用人主体、行业组织,探索将中级职称评审权 下放到县级.按照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认定为 C 层次 以上的海内外高层次急需紧缺引进人才,可放宽资历、年限条件 限制,直接申报评审正高级职称.对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 料、新工艺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在科技、教育、卫生等重点 领域中创新工作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 可破格申报高一级职 称.探索解决教育卫生计生系统评聘矛盾的有效办法.

(七)激发用人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我市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探索人员控制总量备 案管理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全面落实用人自主权,自主管 理岗位设置,自主安排用人计划,自主公开招聘各类人才,自主 组织竞聘上岗,自主确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国有企业引 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产生的人才专项投入成本可视为当年考核 利润,试点国有企业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薪酬制度,对新招录的高 层次(紧缺)人才,其薪酬不纳入企业当年的薪酬总额.企业引 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支付的一次性住 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可按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 前扣除.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