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 2019-07-14 |
白盘: 乳黄色的自制豆腐干 一盘、 豆芽一盘、 灰灰菜 (本地产野菜) 一盘. 张先生用公筷给大家夹菜, 首先介绍血 粑粑: 这个血粑粑完全是自己家人做的, 尝尝口味绝对不同.血粑粑是当地一道 凉菜, 外地人第一次是看不惯这道菜的品 相的, 因为它未做熟之前是一块馒头样的 东西, 表皮颜色呈黑褐色, 看上去像一块 煤块.它是在农村杀过年猪的时候, 把猪 血收集, 再与切碎的豆腐、 肉末搅拌在一 起, 揉挤成一团, 而后烟熏干燥.吃的时 候将其煮熟, 而后切成片, 就可以看到每 片里面的色彩, 其实是红白相间, 有点像 火腿切成的片. 这道菜客人当然有理由怀疑它的干 净卫生程度, 比如豆腐是否变酸、 猪血是 否健康、 肉末是否肥瘦份额合适、 烟熏是 否恰到好处.所以,很多人做血粑粑是要亲自选料的.他又给我们介绍鸡小肠、 猪小肠的卷片, 说鸡小肠是最不容易洗干 净的.严格地说, 这种食品的健康程度也是 令人怀疑的, 但是吃到嘴里的口感不错.关 于这些食物的发现和存在理由, 多年前, 我 在考察秦巴山区山民的饮食习惯时, 就发 现: 从前这里的山民因为土地少, 粮食不能 自给, 就千方百计去秦岭巴山中寻找山野 中可以代替粮食的野生动植物, 并找出各 种食物之间的搭配方法.这些食物, 我是 相信生活在这块地域里的人已经代代相 传, 吃了几百年、 上千年了. 不久, 厨房的 大师傅 ――张先生的夫 人开始上热菜.上了一盘干鸡块.张先生 说这道干鸡乃是风干鸡, 鸡还是土鸡, 绵香 回味, 很有嚼头, 味道不同一般鸡块.上了 一盘小鱼.汉江小鱼有多种, 其中多是小河 里的小鱼, 长不大, 纯生态.这小鱼先炸, 而 后下锅煮烩, 一般是酥香, 今天这道小鱼是 软香, 是放了茴香烩的.上了一道蒸菜, 是 一盆汤菜, 俗称 蒸盆子 .表面覆盖用鸡蛋 皮包做的黄色的饺子, 下面还有本地竹笋、 猪蹄等, 笋子非常脆.上好的蒸盆是用蒸笼 蒸熟, 而不是用锅炖出来的, 故蒸盆汤清 纯.上了一道汤菜, 清汤里面煮菠菜.张先 生说这道汤菜也很特别, 是用本地鲫鱼先炖 汤, 炖好后, 将鲫鱼捞出, 只用汤, 而后放入 菠菜, 只喝鱼汤, 鲜得不得了.上了一道排 骨.不是油炸的, 不肥不腻.上了豆芽炒酸 菜.豆芽是本地豆芽, 酸菜是本地酸菜, 味 道爽口, 是下饭菜.后面上蒸碗.一道蒸 肉, 一道蒸汤.上了豆腐乳, 当地叫 红豆 腐 .一小碗分两种, 一种是当年做的, 一种 是去年做的.颜色不同, 味道有别.米饭是 豌豆荚米饭.就是把豌豆荚和米混合在一 起煮, 米饭有豌豆荚的清香. 很久没有吃过这样一桌自第一道菜到 最后一道菜都是按照当地最传统的做菜方 法制作的宴席了, 而且每一道菜都做得那么 细致, 那么认真, 那么考究. 一道传统的宴席让我看到, 爱好生活 的人不分职业, 都会去热爱生活的方方面 面.今天的宴席是纯正的陕南地方宴席, 其纯正的程度让人联想到一个地方传统 的 乡愁 到底会不会轻易消失的问题 . 我认为不会一下全部消失, 而且以饮食为 主的传统厨艺更是不容易消失的, 总会有 一些爱好烹饪的人原汁原味地去传承,去制作最精美的传统宴席,并且热爱生活, 乐此不疲. 端午小思端午小思孔明 又逢端午节.此时此刻, 我独自一人 坐在书房里, 脑海里总浮现一个人和这个 人的诗篇, 这个人自然是屈原.可能很多 读书人的心里, 都是有个屈原的.不仅仅 因为他的诗, 也不仅仅因为他的绝望, 可 能更因为他的忠诚和高洁, 当然, 还应该 包括他的美政主张和不被待见吧.古往 今来, 仁人志士不绝于书, 很多忠勇之人 名标青史, 但被以节日纪念的, 唯独楚人 屈原.这样的纪念就像一个智能按钮, 每 到端午降临, 一扇古老的大门自动开启, 一个人物栩栩如生, 徐徐走近, 被亿万人 追思缅怀赞美.心池一如史海,只要钩 沉, 就会有人活灵活现.至少对我来说, 屈 原就是这样的.每每重温 《离骚》 , 汨罗江 便横陈眼前, 屈子浮现水面, 凌波走步, 游 于江潭, 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 或低吟, 或长吟, 或高歌.那是旷古 之音, 穿越时空, 穿透云层, 穿过尘埃, 依旧 雄浑、 铿锵、 豪迈, 振聋发聩. 回过神来, 四顾茫然.书房里, 前后左 右, 都是书的堆积.那些书里, 长眠了多少 古人、 今人、 死人?可以媲美屈原的, 又有 几人?人格、 文格、 气格, 都成了屈原的化 身.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不赴江流, 不葬鱼腹, 那就不是屈原 了.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屈原怀沙自沉. 屈原以死而不死, 流芳百世, 至今犹活在后 人心里, 他, 可以瞑目了. 走出书房, 走近阳台, 清风吹来, 带着 丝丝清凉和湿润.窗外, 雨正淅沥.丝丝 缕缕的, 是屈原的诗, 还是屈原的泪, 抑或 是屈原的魂?透过雨幕, 林立高楼如水墨 造影, 平添了几分此日此时的神秘.俯瞰 小区花园, 雨雾朦胧里, 一半写意, 一半写 真, 绿树红花如浓墨重彩, 簇拥着曲弯迂回 的碧波, 隐约可见雨脚点水的涟漪.那水 莫非是汨罗江的延伸?或者竟是我的幻 觉!我把目光收回, 一阵眩晕, 眼前忽然模 糊.不, 应该是恍惚! 重新回到书房, 坐在椅子上, 本能地拿 起了手机.不断地有提示音, 感觉如同天 音.翻看, 有的远在天边, 有的近在隔壁, 无论远近, 都是一种情感传递, 一种友谊重 温.微信圈里, 文图不断更新, 充盈着一种 祥和, 弥漫着一种祝福.一个传统节日, 一 个人被惦记, 便有更多的人被惦记, 这便耐 人寻味了.艾草、 粽子、 香包、 五彩丝线, 等等, 都是记忆的钩子, 能勾起时人对农耕文 明的咀嚼回味, 其符号意义早已等同一个 民族的 DNA 了. 关于端午节, 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记 忆, 作为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