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 2019-07-15 |
4 .
2 当电机绝缘的允许温升高于考核温升时, 应在铭牌上同时标明绝缘等级和考核温升.
4 .
3 电机若有专供电源中线的接线端子, 则应标以字母符号 N
4 .
4 电机保护接地端子附近应标以保护接地图形符号 ④ , 必要时再应用字母符号 P E 标志. 这些标 志均应可靠固定.
4 .
5 保护接地软线的颜色必须为绿、 黄双色, 非接地软线禁止采用此色标.
4 .
6 电机线端标志、 旋转方向、 旋转方向与线端标志的关系应符合G B
1 9
7 1 的规定.
4 . 了 电机应设置接线标志图, 其线端标志应与电机的接线端子标志一致.在电机接线盒内用导电材料 制成的接线标志图, 必须可靠固定, 防止因脱落造成事故.
4 .
8 电机上的所有标志可采用打印、 雕刻、 压制或其他有效刻印方法制造, 标志材料及刻印方法应保证 标志清晰、 耐用, 在电机整个使用期限内应不磨灭和脱落.
4 .
9 标志是否符合要求, 应通过观察检查和按如下方法进行试验判定. 首先采用浸有水的湿棉布擦抹标志
1 5 s , 随后再用浸有汽油的棉布擦抹
1 5 s , 每秒往复擦抹一次. 在经过上述试验和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试验之后, 电机的标志仍应保持字迹清晰易辨, 不能轻易n 去, 无易于移动和能造成脱落的卷边现象.
5 防护
5 .
1 电机应有良 好的外壳防护.不同使用场所判定电机外壳防护和适应性时需考虑机械强度、 抗冲击 能力、 耐潮性、 阻燃性、 耐腐蚀性、 抗热变形和防电源失火的能力.
5 .
2 电机外壳防护等级应按 G B
4 9
4 2 .
1 的规定, 并应在各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
5 .
3 用户应根据电机安装场合、 操作人员水平、 是否由操作者维护等情况正确选用电机外壳防护等级. G B
1 4
7 1
1 一935.4若使用时再需在电机上开孔, 其开孔尺寸、 数量和位置应考虑下列因素: a . 使用环境 ;
b . 暴露程度, c . 对非自觉接触带电部分( 包括电磁线) 的保护, d . 对应用时熔化金属、 可燃绝缘体、 燃烧物的粒子或其他类似可燃材料逸出的保护.
5 .
5 对电机外露表面和旋转件, 必要时应设置防护措施以防触及和烫伤.
5 .
6 外壳防护试验认可条件应按G B
4 9
4 2 .
1 第5^-7章的规定.
6 发热
6 .
1 电机应按 G B
7 5
5 和产品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运行.电机绕组、 铁心、 换向器、 集电环的温升与轴 承的温度限值、 测量方法和修正值按 G B
7 5
5 第5章规定.
6 .
2 电机接线盒内及其引接软电缆( 电线) 上的最高温度应不超过表
1 规定. 表1接线盒允许的最高温度 电机绝缘结构耐热等级 E B F H 接线盒内和引接软电缆 全封闭无通风外壳
7 5
9 0
1 1
0 1
1 0 ( 电线) 上允许最高温度 C 其他外壳7575
9 0
1 10
6 .
3 第6.2条的发热试验应按如下规定进行.
6 .
3 .
1 发热试验时室温应为 . -4
0 '
C.
6 .
3 .
2 外接电源导线应采用铜心绝缘软电缆( 电线) , 其截面积应按
1 4 .
2 条和 G B
1 1
6 9的附录要求进 行选择.
6 .
3 .
3 从接线盒中引出的电缆( 电线) 长度应不短于
1 .
2 m,
6 .
3 .
4 电源电缆( 电线) 应置于电缆管内.
6 .
3 .
5 接线盒上所有不用的开孔应封闭.
7 接触电流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