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 2019-07-15 |
1 5] , 此次空中触发闪电有明显不同.此次空中触 发闪电下行负先导的发展与云 内电荷积累关系不 大, 下行负先导传播所需的电荷来自金属丝和双向 先导建立的电离通道在环境电 场中产生的感应电 荷;
下行负先导产生的4个接地点位置存在较大差 异, 其中一个接地点出现在高出地面百米左右的山 头上;
空中触发闪电小回击发生时闪电通道内电流 的峰值也远小于一般自然闪电回击电流的峰值.
4 小结2007年6月3 0日, 广东从化的人工引雷试验 中, 一次空中触发闪电过程出现了4个不同的接地 点, 其中有两个接地分支在小回击之后的初始长连 续电流过程中一直存在;
上行正先导的始发早于下
8 9 应用气象学报21卷 行负先导4.
9 3m s , 起始后约5.
2 9m s内的二维平 均速度为5. 2*1
0 4 m / s , 小回击之前0. 4m s内的二 维平均速度为 1.
6 5*1
0 5 m / s , 下行负先导的二维 平均速度为 1.
6 9*1
0 5 m / s ;
下行负先导的始发对 上行正先导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下行负先导的发展 使上行正先导的发光变强;
小回击发生之后, 上行正 先导出现了4个不同分支入云, 平均速度为1.
0 5*
1 0
5 m / s . 空中触发闪电的下行先导及其接地过程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模拟自然闪电的接地过程, 利用多种高 时空分辨率的光学和电学设备对其进行观测, 对于 研究自然闪电雷击物理过程、 探索有效的防雷技术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试验中, 将继续进 行人工触发闪电试验, 以获得更多的观测资料对空 中触发闪电双向先导的始发和传输、 小回击以及初 始连续电流等过程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1]Um a nM A. A l l a b o u tL i g h t n i n g . N e wY o r k: D o v e rP u b l i c a t i o n s I n c ,
1 9
8 6:
1 7
2 4. [
2 ] 马明, 吕伟涛, 张义军, 等.
1 9
9 7―2
0 0
6 年我国雷电灾情特征.应用气象学报,
2 0
0 8,
9 (
4 ) :
3 9
3
4 0 0. [
3 ] 马明, 吕伟 涛, 张义军, 等.我国雷电灾害及相关因素分析. 地球科学进展,
2 0
0 8,
2 3 (
8 ) :
8 5
6
8 6 5. [
4 ] V o l l a n dH a n s . A t m o s p h e r i cE l e c t r o d y n a m i c s . N e wY o r k : D o v e r P u b l i c a t i o n s I n c ,
1 9
8 4 :
4 3
5 6 . [
5 ] 李俊, 张义军, 吕伟涛, 等.一次多回击自然闪电的高速摄像 观测.应用气象学报,
2 0
0 8,
1 9 (
4 ) :
4 0
1
4 1 1. [
6 ] 张义军, 孟青, 马明, 等.闪电探测技术发展和资料应用.应 用气象学报,
2 0
0 6,
1 7 (
5 ) :
6 1
1
6 2 0. [
7 ] Um a nM A.T h eL i g h t n i n gD i s c h a r g e . F l o r i d a :A c a d e m i cP r e s s I n c ,
1 9
8 7 :
2 0
5
2 3
0 . [
8 ] 王道洪, 郄秀书, 郭昌明.雷电与人工引雷.上海: 上海交通 大学出版社,
2 0
0 0:
1 5
0
2 1 8. [
9 ] R a k o vV l a d i m i rA,M a r t i nA Um a n .L i g h t n i n gP h y s i c sa n d E f f e c t s . C a m b r i d g e : 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
2 0
0 3:
2 6
5
3 0 7. [
1 0 ] L uW e i t a o , Z h a n gY i j u n , Z h o uX i u j i , e ta l .A n a l y s i so f c h a n n e l l u m i n o s i t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r o c k e t t r i g g e r e d l i g h t n i n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