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yhzg | 2019-07-15 |
师范'
的比重和地位日益 淡化, 师范教育的传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 与基 础教育的联系也在转型中减弱. 可以说,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双 导师制 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传统的回归. 那么,从试点的情况来看,其效果又是如 何? 如文章开头所述,定位于精英班的西南大 学 师元班 , 由于高校与附中离得较近, 学生可 随时到中学听课,且大学与中学都给予了高度 重视, 在事实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 作为 西南大学附中总导师的负责人、该校校长张万 琼也坦言, 如果全面推行 双导师制 , 类似的模 式恐难以支持,大量的师范生涌入,同样需要 安静办学 的中学也无力消受. 在试点规模更大的、 小杜所在的高校, 问题 已经浮现出来. 我们有
200 多人, 学校仅为我 们联系了两所中学,显然中学无法一对一地为 我们安排导师, 有些师生比甚至是 110, 导师 们都有本职工作, 再遇上责任心不强的导师, 更 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 来说, 更像是一次短期的体验, 谈不上从实践中 学到多少. 上课时间、 制度成制约因素 怎样让中小学导师发挥设想的作用,是双 导师制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时间重叠、 制度缺 失成为制约双导师制发挥作用的症结所在. 伍红林告诉记者,由于中小学与大学的上 课时间同步, 中学导师的日常工作较忙, 师范生 也有大学里的学业、 课程, 使得中小学导师只能 偶尔到师范学院作相关指导,师范生也无法持 续在闲暇的时间里到中小学里去. 即便中学与大学离得较近,师范生可以抽 空来中学学习,还是得依靠师范生的自觉性来 维系. 张万琼坦言, 毕竟中学导师管理师范生, 不 像管理中学生那样, 有升学的压力存在. 中学 导师叫师范生一次不来, 叫两次、 三次还不来, 有可能就放弃了指导. 而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制度的 缺失, 高校与中小学协同的积极性, 始终在边界 徘徊. 在这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中,一些中学 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为培养师范 生服务.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于, 他们首先会 问帮助大学培养师范生, 对中小学、 对导师本人 是否有帮助, 对收入、 职称是否有提高.如果无 法获得现实的回报,往往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 性. 伍红林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部分师范院校与中 小学合作情况,有的师范院校邀请中小学导师 作讲座, 中小学导师仅有一二百元的报酬;
在评 定职称时绝大多数中小学仅将 双导师制 的经 历作为参考, 而不是实质性的加分项…… 而伍红林所在的教师教育学院主张 自己 主动走出去, 而不是光指望把对方请进来 , 组织 教师团队, 分语文、 数学、 英语、 学生工作四个领 域, 每周
一、 周二都往中小学跑, 与中小学教师一 起备课、 评课, 深度介入到地方中小学的教育实 践变革中去, 再通过合作反哺师范生培养. 然而, 像这样靠打 感情牌 维系的模式, 有 可能无限度地消费下去吗? 制度与责权亟待明晰 时间重叠,尚可以通过调整学制―― ―将两 学期变为三学期来弥补.然而, 制度缺失, 却会 把一项好的机制困在原地. 为此, 伍红林强烈呼吁, 随着教育部 《关于 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 的出台, 地方教育 行政部门要主动介入落实这一文件精神,因为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是地方中小学的直接主管部 门, 只有他们配合出台相关政策, 要求地方中小 学必须执行这一政策,才能真正确保中小学导 师真正参与到师范生的培养中来,改变师范院 校 央求 地方中小学的现实局面. 然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却对出台政策并不抱乐观的态度.他告诉记者, 近两年, 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校的要求、 通知多如 牛毛, 市级中学、 县级教育部门一年收到的文件 成百上千, 在这种情况下再出行政要求, 被当作 几百分之一处理, 效果必然不好. 首先要明确责任链―― ―培养一个师范生, 具体要由谁负责任. 储朝晖指出, 学校在过去 做了很多把责权利分散的事情,导致责权边界 不明确.比如, 过去, 师范生一般选中学的任课 教师为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