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9-07-16

察内外, 引先进 理念. 从 调人 到 调解员 , 从 申明亭 到 调解机构 , 从 和簿 到 调解协议 , 中国调解从传统到现在, 到底经历了怎 样的嬗变与发展, 在 《中国传统调解文化 解读》 一书中或许可以一窥究竟. 此书详 细梳理了中国传统调解的各个方面, 其 中关于中国传统调解的影响因素、 基本 理念、 调解依据和根据不同纠纷类型提 出不同调解办法的内容都是我国传统调 解的宝贵财富, 放在今日, 仍大有用武之 地. 比如注重乡规民约和当地风俗习惯 的运用, 不仅展现了调解的包容性, 也是 调解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而关 于西方的先进理念的引入则主要体现在 《美国调解经典案例评析》 中, 此书遵循 美国案例教学的传统, 将西方现代化的 调解原则、 程序、 技巧融入其中, 让读者 在品读案例时, 不断思考究竟哪些纠纷 可用调解来解决, 哪些资质和能力是调 解员应必备的, 哪些调解原则需要调解 员灵活运用, 哪些障碍调解员可能会遇 到, 又有哪些解决策略、 技巧可供调解员 运用. 通过引导读者阅读和思考, 有关西 方调解的先进理念和知识就这样如涓涓 细流汇入读者脑中. 在对西方的调解理念和知识有了总 体了解之后, 我们还要回到调解的核心 功能――解决纠纷上, 而解决纠纷最重 要的就是将双方当事人从势不两立的边 缘拉回调解桌前, 并从双方的交锋中探 寻解决纠纷, 创造新的合作机会的可行 路径, 《中美调解培训启示录》 即对调解 员应该如何化 危 为 机 进行了着重阐 释: 其一是寻找可以帮助拉近双方谈判 距离的规则或标准;

其二是让双方当事 人自己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并借此 探知双方的真实要求和底线;

其三是转 变当事人的思维, 让当事人明白通过调 解有可能达致两全其美的状态, 而诉讼 则可能导致两败俱伤. 最后, 由 《中国调解学教程》 一书集 上述三本著作之大成, 在对待中国传统 调解文化上,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对 待西方调解知识上, 它结合本土资源, 化 为己用. 在调解自愿原则、 诚信原则、 公 正原则和保密原则的统帅之下, 有关调 解主体、 调解程序、 调解方法和调解效力 的篇章徐徐铺展开来, 并富有创造性地 提出了现代调解的步骤与技巧, 虽并非 放之四海皆准, 但仍能为调解员施展拳 脚提供指引. 上承已有的调解经验, 下启 调解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如何当好调解 员》 系列丛书以人为本, 紧紧围绕为调解 员服务的核心思想, 努力探索调解的现 代转型路径, 并初步掌握调解的 东方话 语 , 构建起中国调解学系统. 类型细分, 学科交叉: 剖析调 解学细节 在 《如何当好调解员》 系列丛书中调 解学细节的介绍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三种调解类型, 样样细致入微;

多种研究 方法, 每每综合运用. 对于不同的调解类型, 《如何当好调 解员》 系列丛书将研究重点放在人民调 解、 谈判调解和医患纠纷调解上. 选择研 究人民调解, 可能是作者对人民调解进行 深入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人民调解的相关 理论、 经验亟待整理保护. 根植于中国传 统文化中的人民调解, 在绵延的历史长河 中熠熠生辉, 但却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 式在实践中 不自觉 地传承、 发扬, 《如何 当好调解员》 系列丛书的编者很敏锐地发 现了这一点, 于是在这套丛书中, 将人民 调解的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深入基层, 搜 集和固定大量的一手素材. 《人民调解经 典案例评析》 和 《人民调解精品案例集》 夹 叙夹议, 将案例与点评相结合, 及时指出 不同类型的案件在进行人民调解时所需 要注意的地方. 《人民调解能手访谈录》 则 针对基层的调解能手进行专访, 及时汲取 调解第一线中所反映出的调解理念和技 巧. 用了三本书的篇幅对人民调解的现有 经验进行梳理、 总结, 形成一套有体系、 有 规律的理论总结, 若非编者有坚韧不拔之 志, 不能至也. 对于谈判调解和医患纠纷调解的研 究, 则可能是缘于这两个领域的发展目 前尚处在初级阶段, 但却与社会发展、 人 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伴随 一带一 路 倡议的提出, 中国的商事活动与域外 联系愈发密切, 但是在 丝绸之路经济 带 和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