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9-07-17

573 书评以上为全书架构的梗概;

作者从此切入,逐章就专题展开深入讨论.他自言本书是 小历史或微观历史,并 「认同微观史家重新找回普通人的感觉及生活经历的目标」 ,即尝 试理解这些人如何 「解释他们时代的变迁」 .同时强调本书是长时段的地方史, 「长期观 点让我们探索生产系统的持续及变迁、微区的特性、都市与农村的关系、地方社群的团 结性及对外来控制的抗拒、霸权及贬抑的体制、性别的角色及关系、胁迫的机制、集体 行动的动员方式、地方暴力文化的语境等」 .通观全书后,就作者所揭恋哪勘昕蠢,管 见认为本书作为长时段地方史,远较小历史成功;

换言之,作者在 「重新找回普通人的 感觉及生活经历」 方面的业绩,与他原先期望的,或有相当落差.其中症结所在,相当 程度上实因史料性质局限,与作者能力无关.本书取材丰富,引用的基本史料包括地方 志、文集、官文书、调查报告、档案等.文集和官文书多出自士大夫菁英之手,下层民 众的实际生活本不是他们记录重点.冀望藉这批人的诠释记录从事小历史探索,虽不能 说缘木求鱼,但不免隔靴搔痒. 相对於作者先前两本有关汉口的著作著重问题析论,本书则明显较重历史叙述;

导言中他也直言不讳,表示本书 「按年代顺序编排,表现则文学多於科学,描述多於分 析,聚焦於细节及特点,关心错综复杂的人类经验」 .作者文笔隽永,表达力强,用句遣 词尤见心思.他善於构思章节安排,每章均以人或事为主轴,逐层深入细致探讨,构成 充实动人的个案研究.各章之间复环环相扣,综观则为一本引人入胜、惊心动魄的社会 史论著.

第一章除介绍麻城暴力的社会人文生态背景外,又以袁枚笔下十八世纪当地两 个姻亲家族之间的宿怨,其中一方的妻子私逃回娘家,被关於屋中的假隔墙逾年所引起 的一波三折的一篇写实记载作为插曲.参照第十一章中 「性别战争」 一节,上世纪二十年 代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因左倾幼稚病的过激行动,引起地方军人夏斗寅强烈报复. 夏对妇女尤为厌恶,极尽凌虐羞辱之能事 (按:同样的政治迫害,见於上世纪三十年代 初中共鄂、豫、皖肃反) .这两章相关部份合而观之,生动勾勒出麻城妇女长期受压制, 其地位几沦为奴隶的惨状.梅氏为当地最早安居的强宗大族,耿氏则为向梅氏地方霸权 挑战的后起新贵;

十六世纪后半当地政治主要争论点中,梅国桢和耿定向分别站於敌对 的一方.梅、耿之间先是因黄安从麻城析出建县的利益冲突而交恶.十六世纪七十至 八十年代,耿定向是县令穆炜赋税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他又与穆炜的地方心腹黄卷 (1529年进士) 为密友.作为地方第一号大地主的梅氏,经济上自会因赋税改革而不满, 故对穆炜的倡议甚为抵制.放浪形骸的名士李贽长期居停於麻城,其个人英雄主义理想 与梅气味相投而结合,却加深地方菁英社会内部分歧.

第四章中,藉著梅、耿两家争 论,作者具体而微地把明末麻城人际及宗族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娓娓细述.其他如第

五、六章梅之涣还乡记及东山之乱,第十二章张国焘鄂、豫、皖肃反扩大化,亦同样扣 人心弦.然因篇幅所限,无法细表. 作者不徒以美文叙述为能事;

他表示 「合适作微观分析时绝不躲避」 .事实上,书中 不少重要发现即来自透辟的剖析.如对於七个世纪以来麻城的盛衰消长........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