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9-07-17
03 要闻 ・ 四顾桥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责编 林秀贝 美编 刘浩 微视窗 为促进彩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部、 公安部、 工商总局、 民政 部和体育总局日前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严厉查处彩票发行销售机构、 网络公司等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或变相销售彩票行为.

@新华视点 11年前, 省委省政府曾下发 《关于全面推行科技 特派员制度》 通知, 要求从省、 市、 县级农业科研单 位、 高等院校, 选择一批科技人员, 到较为贫困的乡 镇担任科技特派员, 指导帮助农民走向 "科技兴农" 路子.该制度的建立, 旨在响应科技兴农与服务 "三农" 号召.政策发布当年, 共有262 名各级特派员来 到温州, 投入工作. 如今, 11年过去了, 该制度进展如何?特派员又 给乡镇、 社区带来哪些变化?或许我们可从一位特 派员身上 "管窥一豹" , 他就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 技术学院农学系党总支书记、 系副主任、 教授汪自 强.他坚持驻扎泰顺县万排乡11年, 给当地农业作 出了很大的贡献. 晚报记者 杨沈平 欧阳潇 傅芳芳/文 王人望/摄A第一个帮扶对象谈 "最初印象" 他知识极为渊博已成我的偶像 原万排乡 (现为万排社区) 农技站农技员彭作生还记得 11年前与汪自强第一次相见的情景: "他看起来很和蔼, 问我 各种农作物情况, 这么大一个专家一点架子都没有. " 他当时 并未想到, 这个 "省里来的救兵" 在万排一呆就是11年, 他更 没想到, 他作为汪自强第一个结对帮扶的对象, 从此成为 "老汪" 的 "忠粉" .他说: "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崇拜他. " 在汪自强来之前, 万排有

200 余名农户在山间田地种 植甘薯, 因技术缺乏、 品种较差, 种植甘薯人均年收入仅 1000余元. 彭作生记得, 2005年老汪过来时, "喊了好几个浙大的 农学专家来现场调查, 问了我们不少问题, 没过多久就引入 两款新的甘薯品种, 并且教我们怎么种植. " 那一年, 村民种 植甘薯人均年收入陡增50%. 2008年, 老汪又 "放大招" , 在万排组织倡导成立 "泰顺 县万排乡甘薯专业合作社" , 万排甘薯种植走向了规模化生 产道路. "合作社把我们零散的甘薯种植户集中起来, 统一 种植, 统一技术培训、 品质监管和销售. " 万排乡注册成立 "红宝宝" 甘薯品牌, 包装精美地销往福建福鼎、 泉州一带. 如今, 万排的甘薯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100余亩增至

600 余亩, 种植人员从

200 余人增至

1000 余人, 种植甘薯 人均年收入增至1万余元. "老汪很厉害.我觉得他什么都懂, 养鱼养蜂养蚕种茶 叶, 没有他不懂的东西. " 彭作生说. B 他在这个合作社帮扶三年 农户年收入从十万变百万 "汪老师来了之后, 合作社整体经济效益就有了很大提 高. " 泰顺县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立超说, 2012年 之前, 个人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3年之后达到了100万元 左右. 汪自强到底用了什么 "妙招" 让合作社有这么翻天覆地 的变化?严立超说, 以前合作社规模小, 只有几百个蜂箱, 且每年都得花10多万元去别的地方买蜂种, 蜂蜜也基本是 在相邻的几个村售卖, 价格不高, 每斤

30 多元.汪自强来 了后教严立超等人进行蜂种培育, 还提出引入机械化作业, 从蜂蜜过滤到产品包装都实现机械化, 使蜂蜜更加标准 化.2012年12月, 严立超的养蜂基地取得 "无公害" 认证, 这使得严立超的蜂蜜走出泰顺, 价格更是连跳两级, 每斤卖 到100元. 为了增加产蜜量, 严立超提出改造蜂箱, 补足以前圆桶 蜂箱容积小、 蜂蜜不好割等缺点.这一想法得到汪自强的 支持.在两人合力下, 终于研发成功, 并申请到专利. 严立超介绍, 新型蜂箱采用特殊材质, 拥有夏可透风、 冬可保暖的特点, 还能提高蜜蜂采蜜的积极性, 以前圆桶蜂 箱一个周期只能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