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 2019-07-18 |
一、释 坨 析 里 说古村 中国乡村的得名有些村庄因山形水势得名,或因姓氏得名;
或因传说得名,或者因物产 得名, 或者因古迹得名, 都蕴含很深厚的文化元素, 其中既有历史的风云, 也有难忘的乡愁.
青龙湖镇政府位于坨里村.这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 这个村为什么叫坨里呢?房山区的
460 多个村庄, 靠近山地丘陵的村庄后缀词多为 坡、 岗、岭、寨、堡、山、洼、峪、窖、台、沟、石 等;
根据《北京市房山区地名志》记载, 坨里金以前成村.字典上解释,坨为形声字;
从土、它声;
字意为不大的土堆.坨里村西有 大石河,隔河相望,有口头村、辛开口村的南大寨、北大寨;
村北与村东都是起伏的丘陵, 村落位于几座低矮山坨之间的小平原,村东南是一片开阔之地,故此得名. 里是什么意思呢? 里 字,上田下土. 《说文解字》中解释: 里,居也.从田从土,凡里 之属皆从里. 孔子有名句 里仁为美 . 乡村语音中有乡里乡亲, 家长里短, 亲戚里道等词语, 说明 里 就是较大的村庄,曾经是古代的行政村,设立过 村委会 ,身份比其他自然村 高贵 一些. 我国古代曾经长期实行以乡里制度为代表的乡村治理制度, 行使着户口管理、 宣布教化、 督催赋税、摊派徭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为
36 郡. 郡守管理各县,县令管理各乡,乡下设游徼、三老.三老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亭下设 里,里设里长.亭是秦汉时代政府的末端组织之一,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亭本来是为军事 交通设置的机构,后来兼具治安行政的基层政府机构.相当于今天的邮政交通站兼派出所, 亭约等于今天的乡镇.里有里正,相当于村委会,是一个具有民间自治社区性质的组织.这 种乡亭里制延续到宋代.王安石变法以后至明清,实行保甲制度清顺治四年之后,房山县变 更为里甲制,当时有四乡
16 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元代实行乡、里、甲(村)制.房山 县原设
4 乡16 里,到明中期,撤并
5 里,存11 里,附近有上万里,王佐里、怪村里,远 处有周口里,大安山里、十渡里. 康熙三年的房山县志 中记载有: 北郑里、 独树里、 十渡里、周口里、上万里、 太平里、挟河里(贾河) 、 张坊里、 羊头里、 赵各庄里. 这些 里 在今天仍然是较大的村庄. 从明朝嘉靖到清康熙年间, 房山县境内的 里 没有 坨里 . 可见,当时的坨里还只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并没有形成中心村,更没有成为乡镇所在地. 那么,坨里村从什么时候成为 镇 呢?
二、铁路引来坨里镇 中国古代的镇一般是指军事上重要的地方或者商业相对繁华集市所在, 著名的四大名镇, 如朱仙镇、 佛山镇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字典上解释, 镇为形声字, 金字旁, 既有军事含义 (击 鼓鸣金) ,又有商业含义(金银贸易) .历史上,军事将领有镇守使的官职,唐宋之际维持
200 年的藩镇割据局面.简言之,镇就是经济贸易比较发达的村庄,又处于交通要道,具有 军事意义.坨里村域总面积 5.1 平方公里,金代成村,位于山区与平原过渡的河口与丘陵地 带. 坨里大集历来是河套沟与良乡房山的物资交流集散地, 清末光绪年间京广铁路支线和煤 矿高线开通后,这里成为进山出川的枢纽. 坨里村成为坨里镇, 重要原因是京汉铁路良乡――坨里支线的修建. 河套沟有丰富的煤 炭、石灰资源.煤炭有着广阔的市场.只要将煤运出山区,即可装火车东至天津港口,北入 繁华京师,南下江淮河汉,皆可获利.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暂时发展机遇,吸引了 许多富豪商贾在房山投资煤炭运输业,坨里位于河套沟之口,良坨铁路应运而生.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 ,清政府借比利时款项修筑卢保铁路(卢沟桥至保定) ,从 琉璃河站辟出支线通往周口店运取灰、煤,后又从良乡站辟出支线通往坨里运煤,使房山产 煤得以通过火车运出, 促进了房山煤业的开发. 可这两条铁路支线也只修到了房山地区平原 与山区的交界处.限于当时的资金、技术和条件,再往山里修筑铁路实为困难.所以,房山 产煤仍需大量人力、畜力运至坨里火车站,才能大量外销.矿场煤窑多在深山区,近者距火 车站一二十里,远者可达百里之遥.单单靠人背驴驮把煤送到火车站,负载量小,费用高, 更是供不应求.冬天大雪封山,夏季山洪暴发,大石河的几十座桥梁到更季均需折除,交通 经常中断.而有些矿场煤窑也根本没有道路.由于运输工具和道路限制,阻碍了房山煤炭的 大量输出和销售.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煤炭越来越供不应求. 房山煤炭火力强、质量优,是民用和工业需用的极好燃料.为了尽快把煤炭运输到远方 城市,中国北方第一条高空运输线(当地百姓简称高线)在坨里出现了. 高线又称缆车、空中铁路,是一种高空运输工具.房山运煤高线是我国第一条以机械为 动力的高空运输铁路路线,在房山的经济建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作为机械运输工具,房山 高线在北京采煤史上亦有其重要地位. 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年) , 良乡煤炭运输业主刘^瞻会同房山的部分窑户与天津商会联 系,由天津商会总办王竹林出面,以天津商会名义,向当时的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禀 递了在房山修建运煤高线、建立运煤高线公司的报告.此时,清政府实行 盐引 政策,改官 办盐业为逐步自由经营,加大了课税数额,增多了课税项目,从而减少了天津盐商的生财之 道,致使许多盐商纷纷响应王竹林等修建高线的主张,以开辟新的财源,从经营盐业转而投 资高线运煤业. 其时,清政府面对晚清日益兴起的革命运动,采取了拉拢资产阶级的策略,鼓励民族资 俯瞰青龙湖 本兴办实业,大大刺激了更多的人把资本投入到兴办实业之中. 袁世凯批准了房山运煤高线的修建.王竹林以天津商会名义,以直隶、河南两省六十三 县盐业专卖许可权做抵押,联合天津盐商,向驻在天津的德华、道胜、汇理等外国银行借款 三百万两白银,成立了 高线铁路公司 ,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开始了在房山修建运煤高 线的工程. 运煤高线的线路原设计为两条.第一条,起于坨里火车站台,沿大石河河谷而上,直达 大安山,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