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2019-09-29
日照市人民政府文件 日政发〔2015〕15 号 日照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日照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2015―2020)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国家、省属驻日 照各单位: 现将《日照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 》 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日照市人民政府

2015 年10 月15 日 (此件公开发布)

1 日照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2015―2020) 为抢抓 蓝红金 和 一带一路 战略机遇,支撑和落实我 市 突破园区、聚力招引 工作,根据国家、省 转方式、调结构 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 解放思想求创新、转型升级促 发展 总体要求,与《中国制造 2025》日照市实施方案、 互联 网+ 行动,以及 十三五 制造业发展规划和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规 划紧密衔接,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全市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按照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临港产业为核 心,以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优 化产业布局、工艺技术、生态环境,实施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联 动发展,工业总量持续膨胀,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企业实力加快 提升,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一)工业总量持续膨胀.2014 年底,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

573 家,资产总额

2853 亿元.2014 年,规模以上工业实 现总产值

2830 亿元、 增加值

709 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

2875 亿元、 利润 83.6 亿元、利税 122.5 亿元、出口交货值

269 亿元.以工业 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占 GDP 的50.4%.

(二)临港产业不断壮大.已形成钢

1200 万吨、汽车

75 万辆、发动机

100 万台、自动变速箱

100 万台、浆纸

218 万吨、大 豆加工

850 万吨、油品加工

1450 万吨、食用糖

240 万吨、海产品

2 加工 57.3 万吨的年产能. 汽车、钢铁、粮油、石化、浆纸、水产、建材和电力

8 个产业年产值过百亿元.

(三)企业实力整体提升.2014 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 工业企业

258 家,过10 亿元的

38 家,过50 亿元的

11 家,过百 亿元的

7 家,分别为日钢

413 亿元、五征

152 亿元、威亚

102 亿元、 派沃泰

101 亿元、 晨曦

182 亿元、 凌云海

121 亿元和昌华

212 亿元;

利税、利润过千万元的企业分别为

158 家和

105 家;

7 家 企业名列

2014 中国民企

500 强.

(四)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实施 工业强市 战略以来,先后 有亚太森博浆纸、日照钢铁、威亚发动机、凌云海糖业、派沃泰 变速箱、 岱摩斯车桥以及一批大型粮油、 石化项目陆续投产达效. 十二五 以来, 临港产业技改项目投资达

658 亿元. 特别是项目 N 期现象 凸显, 威亚发动机一二三四工厂陆续跟进, 派沃泰变速箱 一二期不断增产,亚太森博浆纸一二三期先后实施,钢铁、石化 多个大项目开工建设.

(五)园区平台日益完善.全市有国家级经济园区

1 个:日 照经济技术开发区;

省级经济园区

4 个: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岚山经济开发区、莒县经济开发区、市北经济开发区.创建 市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11 个(省级

4 个) ;

高新区被 列为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省物联网产业基地;

市北经济开发区 被列入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六)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123 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48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中心 覆盖面达 21.5%.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 家、省级

7 家,博士

3 后工作站

3 家, 与重点高校技术创新联盟

37 家, 与高等院校科研 单位合作项目

93 项. 十二五 以来, 工业领域申请专利

2496 件, 授权专利

1805 件.拥有省名牌产品

94 个;

中国驰名商标

14 个, 省著名商标

50 个.

(七)现代物流长足发展.围绕港口、航运、铁路、公路、 管道运输五大体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物流发展格局,集疏 运体系日趋完善,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加速升级,特色物流、专 业物流初具规模. 先后规划建设各类物流园区和中心

30 个, 物流 企业达到

700 余家.2014 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

5800 亿元.

(八)信息产业基础夯实.拥有省级信息技术产业园、省级 软件产业园和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各

1 个,省级软件工程技术 中心

1 家, 双软认定企业

27 家,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企 业7家.物联网产业优势突出,拥有物联网知识产权

400 余项.

2014 年,22 家信息技术制造业统计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1 亿元,33 家软件业统计内企业实现业务收入 11.2 亿元.

(九)节能降耗扎实推进.突出工业、建筑、交通、农业、 水利、电力等重点领域,积极实施节能降耗. 十二五 以来顺利 完成省下达的各年度目标任务. 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成为亮点,

2014 年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 低碳工业试点园区.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 环境和资源制约日趋严峻,我市工业还存在传统产业比重大、新 兴产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 表现在:一是产业层次较低.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

4 重较高,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档次低,受上游原材料 供应和下游市场需求双重制约,工业产品档次低,全国知名品牌 缺乏,市场竞争激烈,整体盈利水平较低.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 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R&

D 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 0.9%,产学研创新平台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高 层次人才缺乏,特别是在企业管理、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 与企业项目投资和规模膨胀步伐不匹配,关键技术创新停留在被 动引进上,原创型尖端技术匮乏.三是产业布局分散,集聚度不 高.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规划不协调,功能定位不明确,项目 建设与空间布局规划脱节,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园区管理能力 有待提高. 四是信息化水平不高. 企业两化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 以局部应用为主,真正实现业务集成、精细管理和流程再造的企 业较少,不同行业融合水平差距较大.五是能耗、环保压力大. 近年来,环境、土地、能源等约束性指标趋紧,节能减排、大气 污染治理等措施越来越严格,而我市资源型、能源型企业较多, 受能耗、环保等因素制约尤为严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存 量做优做强、增量做新做大,以 突破园区、聚力招引 为主线, 以制造业为主体,以临港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按照智能 化、绿色化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化两化融合, 加速向 3D 打印 增材制造 发展,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 质增效,进一步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

5 中的主力军作用,支撑和保障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 推动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综合运用财税、产业、金融、土地、人才、贸易等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工业高端领域集 聚.全面推进工业领域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营商环境. 2.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 升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水平,完善工业 创新体系,强化协同创新.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不断扩大 开放,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 进行深度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提升发展水平. 3.遵循产业导向与发挥特色优势相结合.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的总体要求,立足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优势,加快构建临港大工 业产业发展体系,加强与国家、省级产业规划对接,发展一批对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影响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优势明 显、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化基地. 4.高端化智能化与集约化绿色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先导和牵引作用,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 合,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完善 产业链条,提升配套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强化节约集约用地, 坚持高端引进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由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 提升,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6 5.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支持现有企业利用信息技术 和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提高效益,提升存量 工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培育发展互联网产业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建设工业发展重大 平台和载体,引进和发展高端生产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目标 自2015 年起,用6年时间,全面推动工业 园区、产业、企业 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稳健增长,产业结构合理,质量 效益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生态环境优美. ――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到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年总 产值达到

4850 亿元,年均增长 9.5%以上;

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 业,形成年产值超

30 亿元的企业

35 家,超50 亿元的

23 家,超100 亿元的

10 家.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 R&

D 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 1.2%,新建产业公共 创新服务平台

5 个, 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60 家、 省级企业技术 中心

25 家.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 15%以上.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到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年实现利税达到

220 亿元.装备制造业主营 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30%.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30%.两化融合水平指标达到 80. ――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到2020 年,形成一批区域影 响力和竞争力较强的国家或省级产业基地、产业集群,打造一批

7 产业承载力较强的专属产业园区.培育

2 个产值过千亿元的工业 园区、

3 个产值超

500 亿元的产业示范基地、

5 个产值超

300 亿元 的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进一步提升. 到2020 年, 节能减排指标比

2013 年明显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 20.5%以上;

工 业烟(粉)尘排放总量下降 40%;

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下 降20%. 分段指标: 类别 指标

2017 年2020 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900 1180 工业总量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亿元)

3700 4850 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27 30 战略性新兴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