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 2019-08-10 |
2010 年4月30 日 清末民初 国族 构建研究专辑 目录【论 文】 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 沈松侨 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 沈松侨 【编者后记】 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论文】 我以我血荐轩辕 ――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
12 沈松侨
一、前言
1917 年3月,印度诗人泰戈尔(R.
Tagore)在一篇题为 西方的国族主义 的文章中写道: 西方的雷声隆隆的大炮在日本的门前说道: 我要一个国族! ……一个国族于是乎出现了.
3 日本如此,近代中国亦不例外.十九世纪中叶以降,中国长期在西方以坚船利炮为后盾 的优势文化冲击下,不得不俯首下心,逐步放弃传统天朝中心的世界秩序,转而以西方 国 族国家 (nation-state) 为典范,着手从事中国 国族 的塑造.1901 年,梁启超撰写 国 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一文,便指出中国对外不竞,国势阢陧的根由端在欧美列强挟其 民族 帝国主义 ,竭全民族及全国民之全能力以临我,而 吾国于所谓民族主义者,犹未胚胎焉 , 固不足以为有力之抵制.然则,中国苟欲图存于生存竞争之大潮,其唯 速养成我所固有之 民族主义 一途可循.
4 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激荡下,十
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 相率投入孕育国族的启蒙事业,为近代中国国族意识的兴起揭开绚丽的序幕.就此而言,梁 启超所谓 少年中国
5 ,与其说是用以勖励国人的门面惯语,毋宁更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族在 世界史时间序列上,相对于西方国家,所居之后进地位的敏锐反省.
6 其实,国族作为一个 想象的社群
7 ,即使在任公所谓 壮年国 的西方世界中,也是
1 本文原刊于《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8 期,1997 年12 月,页1-77.
2 本文曾于
1997 年6月20 日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思想史组主办之 发明过去/想象未来:晚清的 '
国族'
建构,1895-1912 小型学术研讨会上宣读.惠承评论人王明珂教授指正多端,受益良深;
复蒙本 刊两位评审提供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3 R. Tagore, Nationalism in the West, The Atlantic Monthly, March 1917;
引见齐思和, 民族与种族 , 《禹贡半 月刊》 ,7 卷
1、
2、3 合期(1937 年4月),页31.译文中 nation 一词原作 民族 ,今依本文用法,改作 国族 .
4 任公,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清议报,95 册 (光绪
27 年9月11 日),页总 5999.
5 任公, 少年中国说 ,清议报,35 册( 光绪
26 年正月
11 日),页总 2270-71.
6 从 民族 一词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与传播,也可以印证中国国族意识兴起之迟缓.据学者研究,中国古籍 中并无以 民族 指称人群共同体的用法,汉文 民族 一词最早见于王韬所撰 洋器在用其所长 一文, 时约
1874 年前后.不过, 民族 一词的广泛传播与运用,仍是二十世纪初年才出现的变化.参见韩锦春、 李毅夫, 汉文 '
民族'
一词的出现及其初期使用情况 , 《民族研究》 ,
1984 年2期, 页37-38;
彭英明, 关 于我国民族概念历史的初步考察 , 《民族研究》 ,1985 年2期,页5-8.
7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edition, London: Verso , 1991). Anderson 认为 国族 并非完全是由语言、种族或宗教等既定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 产物,而是透过 想象 始得存在.许多研究国族及国族主义的学者也都持有类似的看法,E. J. Hobsbawm 在其所著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一书中特别强调国 族塑造过程中虚构(invention)及社会工程等人为因素所发挥的作用.Ernest Gellner则指出: 不论是把国族当 作是一套自然的、由上帝赐予的,用来区分人群的方法,或是把国族看成是一个代代相承…….的政治宿命, (这些看法)都是神话. 真正的情形是: 国族主义往往夺占了既存的文化, 将它们转化成国族. 见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48-9. 研究近代英国国族认同形成过程的 Colley也得出一个类似 工具论 的结论: 对大不列颠的积极认同,并不是一项既定资赋(a given), 而是 学习的结果.而无论男女,只有在认为有利可图时,才会去学习它. see Linda Colley, Briton: Forging the Nation 1707-1837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295.
1 近代历史发展的独特产物.Benedict Anderson便认为, 国族 想象之所以可能,要以近代资 本主义生产技术与生产关系为其社会基础,其中, 大规模印刷企业 (print-capitalism) 所发 挥的作用,更是 国族想象 不可或缺的生存脐带
1 .James Kellas 也指出,只有伴随着十八 世纪以来长期而激烈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西方各国的 人民 (people),才有可能被型 塑成 国族
2 . 然而,吊诡的是,尽管 国族 有着不容否认的 现代性 色彩,国族主义者对其自身 国族的表述(representation)与宣示, 却几乎毫无例外地指向渺远的过去. 所谓 复兴民族 、 唤 醒国魂 等等激扬人心的口号,正是国族打造过程中屡见不鲜的叙述策略.
3 用Anderson的话 来说: 纵使人人一致承认国族国家是个'
崭新的'
、 '
历史的'
现象,……'
国族'
却总是从 一个无从追忆的'
过去'
中浮现出来.
4 许多相关的研究也一再证实:一个社会群体,往往 是透过对 过去 的选择、重组、诠释,乃至虚构,来创造自身的共同传统,以便界定该群 体的本质,树立群体的边界 (boundary),并维系群体内部的凝聚.
5 Paul Ricoeur便指出, 社会记忆与社会意义的创造息息相关,社会群体通常要借着一些过去的重大事件来形构对于 自身的意象,并且不断利用共同的公共仪式来强化他们与此 集体过去 的联系.因此,历 史意识形态(ideologies of history)对于社会群体的符号性建构(symbolic constitution)与社会凝 聚力的创造,殆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
6 E. Hobsbawm甚至宣称:如果不对 传统的发明 (invention of tradition)给予审慎的注意,便无法深入分梳 国族现象 的意涵.
7 在国族对过去的重构与 发明 的过程中,关于国族共同起源(origin)的建构,尤其是最 为紧要的一环.近年来研究民族史的学者大体都同意:民族乃是一个人群主观的认同范畴, 而这个范畴之所以形成,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中,利用共同的自我称号(emic)及族源 历史,来强调族群内部的一体性,并设定族群边界以排除他者(other),同时更在主观上强化 本族群某些体质、语言、宗教或文化特征.
8 在各国国族主义运动中,国族起源的历史记忆或 神话,更往往成为国族主义者谋求文化自主乃至政治独立的合法性基础.
9 英国历史之所以必 须溯源到
1066 年的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采用西班牙文为 国语 的墨西哥 人之所以将其历史祖源延伸到湮没难稽的阿兹特克人与马雅人,可以说都是这种以 过去 为导向之国族想象内在逻辑的当然产物――即使征服者威廉根本不晓得什么叫作 英文 ,而 阿兹特克人也不可能了解 墨西哥 的意义.
10 同样的,晚清知识分子在进行中国国族的建构时,也从远古的传说中,寻觅出一个茫昧
1 B.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pp. 37-46.
2 James A. Kella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N. Y.: St. Martin'
s Press, 1991), pp. 163-4.
3 从本文开首所引梁启超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一文即可窥见此中消息.如本文所引,任公一方面承认 中 国的民族主义 犹未胚胎 ,却又大声疾呼,要求国人从速养成 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 .前言后语的抵牾 矛盾,正说明了Anderson所指出的 国族主义的一项主要吊诡 :国族一方面具有客观的 现代性 ,然而, 在国族主义者的主观认知中,国族却又有着源远流长的 古老性 .
4 B.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p.11.
5 参见王明珂,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7),页51.一个有趣的具 体史例是Trevor-Roper对苏格兰格子裙与苏格兰国族认同之关系的研究.see Hugh Trevor-Roper,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The Highland tradition of Scotland, in Eric Hobsbawm &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 pp. 15-41.
6 Paul Ricoeur , Phenomenolog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ed., by J. Bier ( The Hague: Martinus Nijhaf , 1978) , pp. 45-46;
cited from Ana Maria Alonso , The Effects of Truth: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ast and the Imagining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Vol. 1, No.1 (March 1988), p.40.
7 Eric Hobsbawm, 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 in Eric Hobsbawm &
Terence Range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p.14.
8 王明珂, 《华夏边缘》 ,页77.
9 G. Eley &
R. G. Sunny, Introduction: From the Moment of Social History to the Work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 Eley &
Sunny eds., Becoming National: A Rea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8.
10 参见B.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p. 154.
2 迷离的神话人物――黄帝,奉之为中国民族的 始祖 ,以之为国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在他们 的推动鼓吹之下,辛亥革命(1911)前十余年间大量的报章杂志中,处处可见关于黄帝的各类 论述,蔚为一股 黄帝热
1 ,其甚者,更将黄帝事迹谱作歌乐,用为教科,以供儿童讽诵
2 . 一时之间, 炎黄子孙 、 轩辕世 等语,风行草偃,不胫而走,成为时人普遍接受的自我 称谓.降及今日,流风遗韵,非但未见衰歇,抑且进一步扩散、内化而为各地华人日常生活 中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知名学者钱穆便著有专书,阐扬黄帝功德,肯定 我们自 称为'
炎、黄子孙'
,是很有道理的
3 .一位当代中国学者更明白宣称: 长期以来,中国人 一直以'
炎黄后裔'
自许,……追怀炎黄,也就是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4 .即便是对中国传统持着高度批判意识的《河殇》作者,也从来不曾对 黄帝为中华民族始 祖 这项命题,提出任何质疑.
5 由此观之,我们或许可以把黄帝视作凝聚近代中国国族认同的一项 浓缩性符号 (condensation symbol)
6 ;
而中国国族,用Anthony Cohen的理论来看,亦不外乎是以黄帝符号 为中心,所建构出来的社群
7 . 虽然,黄帝作为一项历史与文化符号,却并不是圆融无碍、浑然一体;
反之,其所包摄 的,毋宁更是难以数计的断裂与矛盾.Anthony Cohen曾把社会运动比拟作一座意识形态的帽 架--本身只是一件单纯的家具,却可以同时容下好几顶形状各异的帽子
8 .同样的,一项文化 符号固然是社群建构必不可少的重要媒介,但是,它所提供的,不过是一套形式的架构、一张 公开的面孔 (public face),至于这项符号的具体意义,则由于社群成员在认知、感情、 期望、处境、利益以及意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