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2019-10-03
第47卷第1期 2010年 1月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 rsity (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

47, No.

1 Jan.

2010 大学教育研究数量与质量 ― ― ―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和回应 苏力(北京大学 法学院 ,北京 100871) 收稿日期 :

20092 102

12 作者简介 :苏力 ,男 ,江苏东台人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① 2008年 4月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透露 ,中国大陆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 310所 ,美国只有 253所;

2008年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25年来我国博士数量年增 23. 4% 博士质量成 新问题 , 《 中国青年报 》 , 2009年 3月 12日 ,版 7.据教育部消息 , 2008年全国有 100多万硕士研究生和 24万 博士研究生.http: / /www. china. com. cn /news/edu /2009 -

08 /25 /content_18399218. ht m. ② 刘道玉 : 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 , 《 南方周末 》 , 2009年 2月 26日. 引论尽管 文革 前―――当时还没有建立学位制 度―――中国的少数著名高校就开始了研究生教 育 ,但无疑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在过去 30年里 , 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 ,取得了巨大成就. 仅就每年获得学位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数量而 言 ,目前已是世界第一. ① 做事就肯定会出问题 ;

而且问题还不老少. 其中一种比较普遍 ,而且很致命的批评是 ,目前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 ,原因是招生规模太大 , 学位授权单位和 点 太多 .而对应措施 ,除了加 大国家的教育投入、 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素质外 , 最主要是压缩研究生教育.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 玉先生建议 :按照大学的功能定位 ,重新审查和规 范学位授予点的资格 ;

纯教学型的普通大学 ,不允 许招收研究生 ;

教学与研究型大学 ,只招收硕士研 究生 ;

少部分研究型大学 ,才能招收一定数量的博 士研究生 ;

全国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 授予资格 . ②他的看法在学界有一定代表性. 刘道玉先生的某些判断和建议有道理 ,多年 来我服务的北大和北大法学院也一直在坚持 ,尽 管有时很难 .但我不完全同意刘道玉先生有关中 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判断 ,特别是其解决问 题的思路 ― ― ― 一种加强行政监管的思路.我认 为 ,无论是分析、 判断中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 题 ,还是提出必要和可行的调整 ,都应当基于中国 社会的语境以及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趋 势 ,而不是基于抽象的教育理念或局促于某个学 科 ;

尽管我不排除政府的作用 ,但我认为 ,调整和 改革必须更多交给事实已存在的 (广义的 )教育 市场 、 受教育者和教育机构 ,而不是教育行政主管 部门的 彻底整顿 . 为了分析的简单 ,本文主要展开理论分析 ;

但 我会不时诉诸经验 ,特别是 ,但不仅仅是 ,我个人 高校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此外 ,尽管本文集中 关注中国的研究生教育 ,但这一分析思路和一些 判断对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大致适用 .

一、 质量有问题 ? 中国的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了 , 特别是在 1990年代以后 ;

毕业生的平均质量也确实下降 了 .但这是否真的意味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下 降了 ? 更重要的是 ,是否对中国社会很不利 ? 质 量下降和数量增加之间肯定有因果关系 ,但是什 么样的 ? 回答似乎一目了然 ;

但我的分析会展示 , 答案并不那么确定 ;

许多答案甚至取决于定义. 对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必须更为细致 .细致不 仅是为了展示思想的精细 ,更为了批评判断的准 确和犀利 ,以及对策的切实可行和效果良好 . 从宏观上看 ,一个社会的无论哪个层面的教 育 ,一旦开始从精英选拔向更多人扩展 ,无论社会 和个人 (教师和学生双方 )做出何等努力 ,学生的 平均教育质量都一定趋于下降.这个铁律 ,与社 会的教育投资 、 教学软硬件和教学方法 ,以及学生 的刻苦程度无关.关键是 ,教育质量不仅仅取决 第 1期 苏力:数量与质量 ― ― ―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和回应

123 于教育者 ,还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潜质 ,甚至后者更 为重要.虽然理论上说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提高 自己 ,但人的天赋不同 ,通过教育提高和改善自己 的可能就总是有限度 ;

即使天赋相近 ,由于求学者 的偏好不同 ,对未来职业和收益的期待不同 ,也会 影响他学习意愿和学习的自觉投入 .教师和其他 外部条件不决定一切 .同样面对孔子的循循善 诱 ,弟子三千中 ,也只有七十贤人 ;

颜渊 欲罢不 能 ,①而宰予却大白天睡觉 , 乃至令孔子感叹 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② 因此 , 虽自诩 诲人不倦 , ③ 孔子对那些思维不灵活的 学生并不坚持这一原则 ;

④ 强调 因材施教 的前 提就是不认为人的自然禀赋或学习能力是相同 的. 假定任何社会全部人口中 ,颜渊类 、 宰予类以 及介乎其间者比例大致稳定 ,那么随着教育的从 精英向大众扩展 ,学生平均质量就一定下降 .如 果一个学校或一位老师只招收一位学生 ,碰巧招 到了爱因斯坦或颜回 ,那它或他 /她的教学平均质 量就是任何其他学校或老师不可企及的 ;

而既然 并非所有求学者都是潜在的爱因斯坦或颜回 ,教 育扩大导致学生平均水平下降则是必然.事实 上 ,所有国家的无论所有层次的教育一旦从精英 开始走向大众 ,是渐进地还是急剧地 ,其毕业生的 平均质量都下降了.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和研究生 教育正经历这个宿命 ,快速地 ;

但原因之一是中国 的高等教育发展比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历史发展 更为迅速 .20年前 ,我听到中国教育界许多人包 括我自己都在说 ,中国大学生平均水平比许多发 达国家一点不差 (隐含地是 ,还可能超过 ) :而今 天 ,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 23%的中国 , ⑤ 教育界人士就很少这么说了.这表明研究生平均 质量与教育条件和导师有关 ,但并没有我们想象 的关系那么大 ;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最重要的是受 教育者本身的素质 ,即所谓 人才 . 数量增加 ,平均质量就下降 .这似乎是教育 的悲哀.但真是吗 ? 也许用平均质量作为判断标 准本身有问题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教育 界视野局促 ,对自身能力缺乏自知之明 、 夸大了教 育功能.判断标准应是社会效用的 ;

据此 ,更有意 义的标准 ,无论对教师 、 学校还是国家 ,应当是也 从来都是其 培养 的少数顶尖人才的水平.我 们不是根据宰予 ,而是根据颜回 、 曾参来评判孔子 的.若是关注顶尖人才 ,尽管缺乏经验调查数据 , 我还是推断 , 30年来中国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很 可能在不断提高 ,尽管若做得更好些 ,可以提高更 快些 .若是人才最重要 ,那么问题就是 ,现有的尽 管问题多多的研究生招生体制是否把有潜力的人 才排斥出去了 ? 只要不存在或出现这个现象 ,那 么问题就不是太大 ,因为这些人对于研究生教育 质量和社会科技学术创新具有决定意义 .而教育 规模扩大有再多问题 ,也不至于排挤了这些有潜 力并有意愿的求学者 ,相反 ,一些在先前教育规模 过小的条件下无法获得研究生教育的仍然有天分 者很可能因此获得了这种教育 ,从而很可能是整 个社会选拔培养的优秀人才绝对数量增加了 ;

这 就是教育规模扩大的收益之一.这不是说没有人 才遗漏 ;

有 ,一定有 ,任何时代的任何筛选机制都 不可能将天下人才尽收囊中 .而教育条件总体而 言更是大大改善了 .20 年前中国的研究生尽管 个体潜质很好 ,但实际所受教育培养比较有限 ;

当 时有一些优秀导师 ,但数量很少 ,整体而言高校科 研院所经费严重不足 ,图书资料陈旧 ,实验条件缺 乏 ,学术前沿的信息渠道不畅通 ,有些学科的学术 自由宽松度也显然不如今天 .当时的研究生毕业 后是大多比较出色 ,但这在多大程度上是教育培 养的成果 ,令人怀疑.我更倾向归功于这些学生 自身的学术潜质和意愿 ,加上改革开放之初社会 各方面急需人才 ,学科急剧地恢复性扩展 ,他们得 以早早进入了教学科研一线 ,迅速成为生力军、 开 拓者甚至是领军者.今天尽管由于学生多了 ,不 爱学习、 学不进去乃至混文凭的人在数量上甚至 比例上都可能比之前多了 ,老师关心学生不够 ,甚 至有些老师不负责任 ,但由于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 社会科技文化通讯都有了迅猛发展 ,研究生教育 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大大改善了 ,学生的外语能 力更强了 ,互联网使关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人有 ① ② ③ ④ ⑤ 《 论语 ・ 子罕 》 . 《 论语 ・ 公冶长 》 . 《 论语 ・ 述而 》 ;

《 孟子 ・ 公孙丑上 》 . 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 论语 ・ 述而 》 . 新中 国成立60 年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http: / / live. people. com. cn /note. php? id = 768090910165810_ctdzb_007.

124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年 了更宽更快的了解渠道 ,对于好学且能学的特别 是有天分的人来说 ,我认为 ,研究生的培养环境还 是改善了 .因为 ,如果学术潜质和偏好是天分 ,那 么这些变量就不大可能因为有其他某些同学不爱 学习而改变 .而导师也并非决定性因素 ,孔子、 老 子和柏拉图都是谁指导的 ? 我个人认为 ,完全可 以期待规模扩大后的顶尖研究生的最高水平超过 20年前顶尖研究生的最高水平 .目前这批人还 没有获得充分的机会展示其实力 ,部分因为中国 科研学术人口的年龄结构 ― ― ― 文革后最早进入高 校科研机构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如今大都在壮年时 期 ,占据着绝大多数最重要的学术科研位置. 上面说的主要还是一些有学术传统的学科. 但一定不要忘记 ,在过去 30年里 ,已经出现了许 多新兴学科 (尤其是自然科学 、 工程科学和社会 科学 ) .当年的无线电系哪儿去了 ? 电机系又哪 儿去了 ? 一系列新的院系专业出现了.即使一些 系或专业名字没变 ,但知识体系也发生了重大的 甚至根本性的变化.例如 ,计算机系 ;

例如经济系 的基础理论就不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价格理论. 至于一些原来有但因为种种原因底子很薄甚至消 失的学科 (例如法学、 管理学 、 社会学 ) ,哪怕 同 志仍需努力 ,但从无到有 ,或不那么 幼稚 了,总体看已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也不无 可能因路径依赖 ,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 .评 价中国研究生教育 ,我们必须把学科发展和分工 因素考虑进去. 说这个因素 ,是因为这会对顶尖人才在不同 学科中的配置产生重要影响 ,导致某些学科中顶 尖研究生数量和平均质量下降 .20多年前 ,中国 的顶尖文科学生大多进入了文史哲 ,理科则大多 进入了数理化 ,这些学科产生了 一时间多少豪 杰 的现象 .而如今 ,文科高考高分学生更多选 择了经济 、 法学、 管理和金融 ,理科学生更多选择 信息、 生物、 材料和各种工程.很自然 ,有些学科 中培养的顶尖研究生数量会少一些 ,甚至有些学 科 门庭冷落车马稀 ,勉强保持招生数量导致平 均质量下降了.但从社会角度来看 ,这表明学科 不可避免的消长更替 ,实际上是顶尖人才在不同 学科的重新配置 ,可能更有利于各学科的全面和 协调发展 ,有利于新学科的创造和拓展 ,并因此有 利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评价研究生培 养质量的变动 ,应当从社会总体收益上看 ,从各学 科的边际收益比较上看 ,而决不能固守本学科. 上面的分析已表明考察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 局促于本学科甚至教育圈 .而坚持这一眼光更进 一步 ,我们还会发现 ,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发 展 ,高等教育 ,甚至研究生教育 ,如今对许多人来 说 ,几乎是一种社会福利或准福利了 . ① 我个人 并不赞同把高等教育视为社会福利 ,人人都有一 份 .但问题不是你我是否同意 ,而是社会上有许 多人已把或正在把高等教育视为一种类似福利、 要求国家和社会向所有公民普遍提供的东西 ,因此,过去 10年来社会对研究生教育有一种逐渐增 长的消费需求 ,而不论消费者是否真的打算并适 合从事科研和教学.在此我不讨论这种消费需求 对不对 ,是否理性 ;

甚至我愿意承认其中有不理性 的、机会主义的成分 .但问题是面对这种需求 ,教 育能怎么办 ? 若有人感觉自己因 文革 失去了 高等教育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机会 ,因此希望并 强烈敦促自己并不打算从事研究教学的孩子考研 和考博 ;

有人恪守传统的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 高 理念 ,不管自己有无能力从事科研和教学 ,还 是希望读研 ,拿个文凭留在手中 ;

还有人为了便利 自己在官场或学界晋升 ,想有个研究生文凭.怎 么办 ? 这种需求并非少数 .教育是否有某种义务 满足这种需求 ? 我说没有 ;

按照传统教育定义和 我们根深蒂固的教育信念 ,不应当 ,甚至感到讨 厌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 ,目前的研究生筛选机制 根本无法有效甄别各类考生 .怎么办 ? 换用其他 机制又很容........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