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9-08-11 |
1 ― 附件
3 《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组 二一七年十月 ―
2 ― 项目名称: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承担单位:中国黄金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春黄金研究院 环境保护部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李琴、王海燕 ―
3 ― 目录1背景.
5 1.1 任务来源.5 1.2 工作过程.5
2 标准制订的基本情况.6 2.1 制订的主要内容.6 2.2 法律地位与作用.6
3 国内外氰渣环境管理现状.6 3.1 氰渣主要环境危害.6 3.1.1 氰化物对人的毒性.7 3.1.2 氰化物对牲畜的毒性.8 3.1.3 氰化物对水生物的毒害.8 3.1.4 氰化物对植物的作用.8 3.2 国外氰渣环境管理.8 3.2.1 美国.8 3.2.2 欧盟.10 3.2.3 德国.14 3.2.4 澳大利亚.15 3.2.5 国际氰化物管理协会-金矿验收标准.16 3.3 国内氰渣环境管理.16 3.3.1 国内矿山固体废物管理.16 3.3.2 黄金行业氰渣产生概况.18 3.3.3 国内氰渣环境管理.23
4 本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24 4.1 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需求.24 4.2 标准制订目标.24
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25 5.1 适用范围.25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25 5.3 术语和定义.25 5.4 氰渣利用和处理处置技术.27 5.5 氰渣环境管理一般技术要求.27 5.6 氰渣运输污染控制技术要求.28 5.7 氰渣尾矿库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28 5.8 氰渣堆浸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39 5.9 氰渣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要求.40 5.10 环境应急与风险防控.50 5.11 监测要求.50
6 与国外主要标准的比较.51 6.1 尾矿处置要求比较.51 ―
4 ― 6.2 尾矿处置污染物控制限值比较.51
7 制订标准后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52 7.1 经济效益分析.52 7.1.1 氰渣运输.52 7.1.2 氰渣尾矿库处置.53 7.1.3 氰渣回填利用.53 7.1.4 综合利用.53 7.2 环境效益分析.55 ―
5 ―
1 背景 1.1 任务来源 氰化提金工艺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 因工艺简单、 金回收率高等优点在当前黄金工业中 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黄金品位低,尾渣产率几乎为 100%,据统计,全国黄金行业每年氰 化尾渣产生量约 0.8~1.0 亿吨.
2016 年6月,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16 版) (以下简称 《名录》 )发布,将 采用氰化物进行黄金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氰化尾渣 纳入《名录》进行管理. 鉴于黄金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金融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黄金行业产值小、氰化尾渣产生 量大等特点,为加强黄金行业氰渣的环境管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 理司于
2017 年2月23 日同意由中国黄金协会组织开展 《黄金行业含氰废渣污染控制技术规 范》研究,编制组成员包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长春黄金研究院等.由于黄金行业氰渣环 境管理亟待加强, 《黄金行业含氰废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编制也被列入《国家环境保护 标准 十三五 发展规划》 绿色通道 中. 1.2 工作过程 项目组成立后,按照方案开展各项工作,对国外氰渣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包括美 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主要产金国家有关氰渣的管理要求.在对国内外氰渣管理进 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选取了国内典型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污染特性调查, 取得大量第一 手资料,并编制完成了《黄金行业氰渣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及其编制说明.主要 工作过程如下:
2017 年2月~7 月,项目组开展对吉林、山东、内蒙、甘肃、福建等
10 余家典型黄金 采选厂家现场调研,结合采样分析,掌握我国黄金行业氰渣产生现状和污染特性;
2017 年4月~7 月,项目组通过专家咨询、国际交流、企业随访等形式,结合现场调研 结果起草了《黄金行业氰渣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草案)及其编制说明;
2017 年8月,中国黄金协会在山东组织召开了《黄金行业氰渣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技 术规范》 (草案)现场交流研讨,参会的企业包括行业专家、环保专家及国内各大黄金集团;
2017 年9月6日,中国黄金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黄金行业氰渣利用与处置污染控 制技术规范》 (草案)专家技术审查会,通过了规范草案,项目组修改完善后完成了《黄金 行业氰渣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
2017 年9月30 日,环境保护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黄金行业氰渣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 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专家技术审查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技术审 ―
6 ― 查.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标准文本,并根据专家意见将标准名称统一修改为《黄金 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
2 标准制订的基本情况 2.1 制订的主要内容 有效防范氰渣的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加强黄金行业氰渣的环境管理是我国黄金行业面临 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针对不同类型的氰渣在贮存、运输、脱氰处理、处置和利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及环境监管提出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黄金行业 氰渣在贮存、运输、脱氰处理、处置和利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以及与黄金行业氰渣有关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洁生产审核等. 2.2 法律地位与作用 《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是我国第一个针对黄金行业氰渣加强环境管理的环 境保护标准,对氰渣在贮存、运输、脱氰处理、处置和利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提出相关技术 要求.该标准的实施,为将来规范我国黄金行业氰渣全过程环境管理,防治环境污染起到关 键作用.
3 国内外氰渣环境管理现状 3.1 氰渣主要环境危害 氰渣的危害主要是其中的无机氰化物造成的生态危害,按其性质与组成又把它分成两 种,即易释放氰化物和络合氰化物. 易释放氰化物包括氢氰酸、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铵的氰化物.例如氰化钾、氰化钠、氰 氰化物 无机氰化物 易释放氰化物 络合氰化物 易溶解氰化物 难溶解氰化物 HCN、 NaCN、KCN、 NH4CN、Ca(CN)2 Zn(CN)
2、 弱络合物 Zn(CN)2 2- 、Cd(CN)2 2- 、 Pb(CN)
2 2- 较强络合物 Cu(CN)2 - 、Cu(CN)3 2- 、 Ni(CN)
4 2- 、Ag(CN)2 - 强络合物 Fe(CN)6 4- 、Co(CN)6 4- 、 Au(CN)
2 - 、Fe(CN)6 3- ―
7 ― 化钙、氰化铵均属简单氰化物. 3.1.1 氰化物对人的毒性 氰化物对温血动物和人的危害较大,特点是毒性大、作用快.CN-进入人体后便生成氰 化氢,它的作用极为迅速,在含有很低浓度(0.005mg/L)氰化氢空气中,很短时间内就会 引起人头痛、不适、心悸等症状;
在高浓度(>
0.1mg/L)氰化氢的空气中能使人在很短的时 间内死亡;
在中等浓度时 2~3 min 内就会出现初期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在1h内死亡. 氰化氢对人的吸入毒性见表 3.1. 表3.1 氰化氢对人体的吸入毒性(mg/L) 暴露时间(s) 伤害浓度 半致死浓度 致死浓度
3 - -
15 15 1.5~2.0 2.5~2.75 3.0~3.5
30 0.5 1.0~1.5 2.5
60 0.4~0.5 0.7 1.5
120 0.25~0.3 0.5 0.7
300 0.15 0.2~0.3 0.4~0.5
900 0.1 0.15~0.2 0.3 氰化物刺激皮肤并能通过皮肤吸收,亦有生命危险.在高温下,特别是和刺激性气体混 合而使皮肤血管扩张时,容易吸收 HCN,所以更危险.氰化物对人的致死量从中毒病人的 临床资料看,氰化钠的平均致死量为
150 mg、氰化钾
200 mg、氰化氢
100 mg 左右.人一 次服氢氰酸和氰化物的平均致死量为 50~ 60mg 或0.7~3.5 mg/kg 体重. 表3.2 氰化物对人的毒性 毒剂名称 中毒途径 致死剂量(mg) 氰化氢 口服 50~100 氰化钾 口服 200~250 氰化物毒性的主要机理是 CN-进入人体后便生成氰化氢, 氰化氢能迅速地被血浆吸收和 输送,它能与铁、铜、硫以及某些化合物中(在生存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成分相结合,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之不能吸收血液中的溶液氧,当这些酶不起作用时,就会导致细胞 窒息和死亡.由于高级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需氧量最大,因而它受到的影响也最大,当供氧 受到阻碍时,就会引起身体各主要器官活动停止和机体的死亡. ―
8 ― 3.1.2 氰化物对牲畜的毒性 动物对氰化物急性中毒症状为最初呼吸兴奋,经过麻痹、昏迷不醒、痉挛、窒息最后死 亡.狗、猫和猴则是有规律性呕吐.据介绍,牛一次摄入氰化物的致死量为 0.39~0.92 g, 羊为 0.04~0.10 g,马为 0.39 g,狗为 0.03~0.04 g.牲畜因吸入氰化氢气体中毒或死亡的事 例较少,而由于摄入含氰废水中毒死亡的事件相对较多,其原因主要是含氰废水因跑、冒、 滴、漏或超标排放,流入河流或低洼地方形成积水,牛、羊等牲畜饮此水导致中毒死亡. 3.1.3 氰化物对水生物的毒害 氰化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很大.当氰离子浓度为 0.02~1.0mg/L 时(24h 内) ,就会使鱼 类致死. 氰化物对鱼类的毒性与环境有关, 这是因为氰化物的毒性主要是氢氰酸的形成而产 生的.因此,pH 值的变化能影响毒性,在碱性条件下氰化物的毒性较弱,而pH 值低于
6 时则毒性增大.另外,水中溶解氧的浓度也能影响氰化物的毒性.为了防止中毒,国家规定 渔业水体总氰化物浓度不得超过 0.005 mg/L. 氰化物对其他水生物也有很大毒性.如氰化物浓度为 3.4 mg/L 时,48h 水蚤亚目致死;
浮游生物和甲壳类对水中的氰化物的最大容许浓度为 0.01 mg/L. 水中微生物可破坏低浓度( CNO- CNO- + H O >
NH3 + CO2 氰渣的自然降解是受光照、温度、水分、氧含量等诸多因素影响的,为提高氰渣自然降 解的效果,需要有较强的光照、较高的气温和氧含量等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氰渣强化自然 降解的效果,需要对氰渣进行翻堆、碾压、晾晒等日常作业,且要求对氰渣进行分层晾晒, 根据企业现场铺堆作业现状,结合氰渣自然降解效果,要求每层厚度不超过
500 mm,晾晒 时间不得低于
20 天. 由于人工控制的强化自然降解效果受到氰渣中氰化物浓度、 作业程序的影响较大, 本条 还针对氰渣强化自然降解入场浓度提出污染控制要求, 主要控制污染物为易释放氰化物, 并 对作业面空气中 HCN 浓度、作业层厚度、晾晒时间提出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有效防止 企业以自然降解的名义将含氰废渣超标堆放至尾矿库. 5.8 氰渣堆浸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5.8.1 是堆浸处置的一般性要求,氰渣堆浸工艺的建设、运行和关闭作业应满足《氰化 堆浸提金工艺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 5.8.2 基于堆浸工艺的特点,要求堆浸场应进行防渗设计,不仅是生产工艺的需要还是 加强环境管理的需要. 考虑到堆浸与尾矿库建设的相似性, 防渗要求参照尾矿库防渗等级的 ―
40 ― 要求. 5.8.3 根据调查,许多堆浸场开始采用 HDPE 膜进行防渗.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要 求,本条规定采用 HDPE 膜时应符合《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CJ/T
234 要求. 5.8.4 规定了堆浸工艺结束后,堆浸尾渣可以在原地关闭作业,但是要求关闭作业后应 持续对渗滤液进行处理. 5.8.5 规定倒堆是堆浸氰化提取金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为继续使用堆浸场,对堆浸氰 化尾渣进行淋洗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 将堆浸氰化尾渣转换场地的活动. 堆浸尾渣倒堆是目 前比较常见的作业方式, 本条对倒堆的作业程序进行了规定, 并对封场渗滤液处理及排放提 出相关要求.同时要求淋洗液应达到地表水质量要求时才能进行倒堆作业. 5.8.6 规定了如果金矿石氰化尾渣、金精矿氰化尾渣进入堆浸场进行原地关闭作业的需 满足标准文本第 7.4 条表
2 污染控制限值的要求. 5.9 氰渣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5.9.1 根据编制组的前期研究成果,从防止带来新的二次污染的要求出发,要求不应采 用因科法、 氯氧化法和降氰沉淀法对回填氰渣进行脱氰处理. 本条还规定了回填脱氰工艺要 求和回填体的污染控制限值, 即回填体的浸出标准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 由于易释放氰降解 快,参考美国饮用水标准 0.2 mg/l,将易释放氰化物限值规定为 0.2 mg/l.同时也规定了当 回填至防渗设计的露天采坑时,这种条件下应按照尾矿库处置的要求进行环境污染控制管 理. 氰渣回填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 也是国家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