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 2019-10-17 |
济南虽非产茶之 乡, 却是江南茶在江北的最大集散 地, 茶叶在济南销量惊人. 老济南 人茶喝得很勤, 有人是早晨起来就 喝茶, 信奉 早起一杯茶, 饿死卖药 家 , 定要喝足、 喝透、 喝通, 只喝得 浑身通泰, 五脏六腑无不服帖, 方 才吃早点. 济南老百姓居家过日子, 宁可 食无肉, 不可居无茶. 早年间, 济南 府三教九流五方杂处, 东关胡饼西 关酒, 贵贱贫富各有不同. 但再穷 再没钱, 也不能缺了那二两茶叶. 纵然家徒四壁, 也不能没有一把好 茶壶. 喝茶不仅是个人嗜好, 更是 待客之道, 关乎礼数和脸面. 故而 老济南人喝茶颇为郑重其事, 有钱 人讲有钱人的排场, 穷人有穷人的 讲究. 当年高门大户殷实之家, 进得 二道门来, 内宅上房堂屋正中, 迎 门是八仙桌子条案几. 墙上悬挂中 堂字画, 桌几上陈列各色物件, 其 中一套像模像样的茶具必不可少. 茶具为江西细瓷, 桌案为博山大 漆. 枣红色的大漆八仙桌擦得锃光 瓦亮, 能照出人影来, 白细瓷釉下 彩茶具被映衬得光彩夺目, 令人神 清气爽. 山东人豪爽, 大块吃肉, 大碗 喝酒. 济南人喝茶也豪爽, 居家喝 茶、 沏茶待客, 壶大碗大. 除了给家 中年事已高的老人特备盖碗茶杯 之外, 一般都用双铜提系圆筒平盖 大茶壶, 茶壶肚大高深. 客人来了, 好茶好烟招待, 先 敬烟后沏茶. 沏茶待客也有规矩和 礼数: 酒要满, 茶要浅 , 茶壶嘴不 能冲人, 壶嘴对着客人是大忌, 很 不礼貌. 良辰佳日, 高朋满座, 海阔 天空, 茶过三五巡, 香烟吸了两大 包, 越拉越投机. 于是主人便倒掉 旧茶换新茶, 再重新沏上一壶, 此 谓之 续壶 , 济南话也把与人套近 乎拉关系称为 续壶 . 如果续壶过 后仍意犹未尽, 那就得酒饭招待 了. 不过, 一条街上七邻八舍毕竟 还是富少穷多. 那些住大杂院的人 家可就没有这般排场了. 一家妻儿 老小挤在两间小屋里, 明间里一张 破方桌已经脱漆开卯, 但桌上一套 粗瓷茶壶茶碗还是有的. 岂料小孩 子淘气, 登椅子爬桌, 茶碗打碎了 不说, 茶壶开了瓢, 壶嘴也磕掉半 拉, 如之奈何? 其实也没关系. 那时 有走街串巷 锔盆子、 锔碗、 锔大 缸 的匠人专门为穷人修旧补废. 茶碗茶壶都可修补, 锔上几只铜锔 子铆上一个铜壶嘴, 白灰一抹, 照 样金光闪闪的也不难看. 这就叫穷 人自有 穷讲究 . 老济南人茶喝得多, 经的事也 多, 深得其中三味, 故也常爱拿茶 说事. 济南话里不少俗语都与茶事 有关, 尤其是一些俏皮话、 歇后语. 比如: 茶园里招手―― ― 胡(壶)来 , 茶馆搬家―― ― 另起炉灶 , 茶壶 掉了把―― ― 就剩一张好嘴了 , 茶 壶里煮饺子―― ― 有嘴倒不出 , 哪 壶不开―― ― 专提哪壶 , 以及 尿鳖 子打酒―― ― 差壶了 等等. 借物喻 人, 由此及彼, 隔山打牛, 虽俚俗而 不鄙俗, 常妙不可言. 老济南的夏天酷热, 当年盛夏 之夜人们都有当街乘凉喝茶的习 惯. 街头巷尾的茶馆(茶水灶)生意 兴隆, 左邻右舍的小孩子满街疯 跑, 大人们则手摇大蒲扇喝大茶拉 闲呱, 夜风中满街飘散着茶水的清 香. 宋代济南文人有 斗茶 之风, 即大家聚在一起煮茶品茗, 相互评 比看谁茶盏里的茶好喝. 老济南人 也颇有古人遗风, 张七爷说: 你瞧 瞧我这茉莉大方怎么样, 前天刚从 泉祥茶庄买回来的, 我给您倒上一 碗尝尝. 李四爷说: 您别看我这 壶茶汤色清淡, 那可是正宗的珠兰 小叶呢. 唯独蹬三轮的赵五爷闷 头没说话, 因为他喝的是茶叶末, 也就是老北京人所说的 高碎 . 赵 五爷就好这一口, 但不足与外人道 也. 不过, 老济南人确实也有连茶 叶末都喝不上的时候. 九分钱的 酒、 八分钱的烟, 一毛钱的茶叶 砖. 这是上世纪70年代流行于济 南民间的一句顺口溜: 济南仲宫酒 厂生产的地瓜干烧散装白酒九毛 钱一斤, 九分钱打一两;
济南卷烟 厂生产的等外 大众牌 香烟, 白纸 包装无商标, 烟盒上只印了 大众 两个红色大字;
茶叶砖乃夏秋粗大 茶叶碾碎后压制而成, 当时济南茶 庄从南方进了一批陈货, 老百姓闻 之争相排队购买, 一毛钱买二两茶 砖末, 一人就限购二两. 当年工人 阶级兄弟每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块 钱, 那些酒徒烟鬼茶仙, 就只能买 这些劣等货色回家享受了. 上世纪70年代笔者在历下区 一个小厂当工人, 当时厂里有几位 茶仙 , 锻工烘炉上的章剑秋即为 其中之一. 大夏天烘炉前大烤活 人, 一批活儿干完后, 章剑秋就跑 到锻工棚门口外乘凉喝大茶. 章剑 秋是个老光棍儿, 拉得一手好二 胡, 吹拉弹唱皆善, 也颇为健谈, 天 南地北无所不知. 据说他是劳改释 放的 国民党文化特务 , 所以干锻 工活. 老光棍章剑秋不喝花茶, 净 喝好茶, 冬天是红茶, 夏天是绿茶. 他说花茶都不是用最好的茶叶窖 的, 也不新鲜. 早年达官贵人端茶 送客或漱口, 才泡一杯花茶. 我从 这位 文化特务 那里长了一点学 问. 无论世间风云如何变化, 老济 南人照样得喝茶, 不可一日无此 君. 如今我也是天天喝茶, 每天起 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沏上一杯茶. 虽 然并不对茉莉大方情有独钟, 但也 是遵从老济南人的 勤、 浓、 酽 三 字经, 一日三茶从早喝到晚. 如果 再努把力, 大概也可入 茶仙 之列 了. 宋代济南文人有 斗茶 之风, 老济南人也颇有古人遗风, 张七爷说: 你瞧 瞧我这茉莉大方怎么样, 前天刚从泉祥茶庄买回来的. 李四爷说: 您别看我这 壶茶汤色清淡, 那可是正宗的珠兰小叶呢. 乡村风物 童年的胶泥 口述城事 老济南人喝茶 隔 耿仁国 我的家乡在阳谷县十五里元 镇十里井村, 是鲁西平原一个只有 400多人的小村庄, 坐落在昔日武 松打虎景阳冈的西边, 村前有一条 浅浅的小河, 春夏时节, 流水潺潺. 儿时的记忆里, 一块块胶泥总是那 么亲切、 迷人. 胶泥是一种坚硬、 细腻又有韧 性的泥土, 金黄的颜色, 如同古铜, 发出金属的光泽. 对于大人, 它的 作用不亚于水泥, 可以铺在水池子 底部防止渗水, 对于小孩子, 它就 是我们童年的欢乐. 因为胶泥并不是随处都有, 而 是散乱地分布在沟渠底部, 春暖花 开时, 父辈人在春水未来之前, 相 继到干涸的沟渠去挖胶泥, 就像勘 探宝矿的矿工, 用铁锨寻出矿脉, 找出具体位置, 一锨一锨挖出, 用 手推车推到家中使用. 这个时候, 我们小孩子最开心了. 我和小伙伴 也挖来一块块胶泥, 来到村东小桥 上, 在光滑的石板上使劲地摔, 因 为胶泥有一个特性, 就是越摔越 软, 等把它摔软了, 就用它做各种 游戏…… 我记得当时最爱做一种叫 摔 啊呜 的游戏: 每人拿一大块摔软 了的胶泥, 在光滑的石板上, 捏成 小碗的形状, 想方设法把底弄得特 薄, 用足力气往石板上扣. 只听 啪 的一声, 小碗底上破了一个大 窟窿, 让对方出泥给补上, 然后再 让对方摔, 如此循环, 往往能玩得 如痴如醉, 等家中大人们骂着喊吃 饭时, 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有时, 我们还用胶泥捏各种东 西, 小鸟、 小乌龟、 小兔等, 最常见的 是小壶. 大大的肚子, 中间是空的, 上边再盖上盖. 尽管我们的手工水 平都很拙劣, 但都把它们奉为至宝, 放在阴凉处晾干, 拿出来和小伙伴 们联合搞个展览, 很有成就感. 我们最爱玩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