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 2019-10-17 |
3检验方法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进入市场已有20多年 的历史,但是其检测方法一直存在较多争议. 长期以来,采用定碳的方法进行检测,尽管在 登记管理中也尝试同时进行远红外定性,但未 能起到去伪存真的作用效果.通过大量的方法 研究,农业行业标准NY l 106―2006《含腐植 酸水溶肥料》标准中确立了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方法――酸沉淀后氧化还原滴定法.至此,该 类肥料登记检验规则得以确立. 3相关建议 3,'
加强生化黄腐酸的相关研究 目前肥料登记管理检验规则中的检验方 法不适用于.生化黄腐酸 .而对 生化黄腐 酸 而言,最为突出而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分析 方法.而且再细究其本质是否黄腐酸在学术界 尚存在争议….因此,无论从技术还是管理层 面,都急切需要科学的 生化黄腐酸 检测方 法和其与黄腐酸关系的理论界定,以利于科学 管理该类肥料.目前,鉴于 生化黄腐酸 基 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现状,肥料登记管理将 以 生化黄腐酸 为腐植酸原料的产品归类为 .有机可溶肥料 进行统一管理,以规范生产 和市场. 3.2提高企业工艺水平.狠抓产品质量 随着登记管理制度法制化进程的加快, 国家对肥料产品技术进步和质量监督管理的 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缺乏必要的工艺设 备和基本质量保证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同时,较高的工艺水平,优良的产品质量也是企 业的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p际准:含腐植酸水溶肥料,NY
1 106―2006,中 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曾完成.中国腐植酸叶面肥行业调查报告.腐植 酸,2004,(3),l~5,29 13】标准: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及其含 量测定,NY 111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4]李善祥.对肥料中腐植酸的测定方法及标准制定 的几点意见.腐植酸,2004,(2),12~15,28 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葛诚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北京1 00081)
1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的几个阶段和特点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 代初,至今有70余年历史,中间经历了几个 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简介如下. 1.1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第一阶段,其主要 特点如下. (1)生产的产品以根瘤菌接种剂为主,如4大豆、花生、紫云英根瘤菌.东北地区的以中 国科学院沈阳林土所张宪武先生为代表,产品 为大豆根瘤菌;
华北地区以中国农科院胡济生 先生为代表,产品为花生根瘤菌,华中地区以 华中农学院陈华癸先生为代表,产品为紫云英 根瘤菌.在这些地区的试验,示范均取得较好 的效果. (2)没有较正规的生产企业.产品生产主 要以小型企业,实验室为主. 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3)应用面积不大. (4)持续时间短. 1.2第二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其主要特 点如下. (1)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正式 列入国家12年农业发展纲要,其中一章为 发 展细菌肥料 . (2)以土法生产,群众运动为主. (3)产品除根瘤菌接种剂以外,还有其它 的细菌和放线菌制剂.诸如自生固氮菌剂,解磷(巨大芽孢)细菌制剂,5406放线菌制剂等. (4)企业数量扩张很快,有的县、公社(乡) 大队均有生产厂,全国约有数千家生产厂. (5)生产设备落后,许多企业无基本生产 条件,产品质量难以控制. (6)持续时间很短. (7)无行业管理.院校和科研单位深感无 标准,生产问题很多.1959年由中国农科院士 肥所牵头,邀请数十位专家座谈,会后首次提 出关于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标准的意见,但并 未制定出标准. 1.3第三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为 第三阶段,其主要特点如下. (1)仍然以土法生产、群众运动为主. (2)企业数量扩张很快,很少由正规发酵 设备的企业. (3)产品种类不少,质量不高.甚至因为 使用的菌种是病原菌而导致安全问题. (4)无标准、无行业管理. (5)持续时间不长. (6)逐步有一些与微生物肥料有关的应用 基础研究,如 全国自生固氮菌生产应用协作 组 ,对自生固氮菌制剂生产和应用组织垒国 有关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和交流. 1.4第四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为第四阶段,其发 展大致由3个时期. 80年代一90年代中期:无序发展时期. 主要特点如下. (1)无标准、无行业管理,市场混乱;
(2)产品种类多,企业素质参差不齐,数 量发展较快. (3)宣传夸大,甚至误导、欺诈.如有的 产品宣称可以取代化肥,每亩地仅用500 g即 可满足作物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需求・ 有的产品宣称是新一代的 基因工程 微生物 肥料,产品中的微生物经**处理,有21个NifHDK基因,17个解磷基因、19个解钾基 因、15个煤矸石分解基因起作用.有的产品号 称要 问鼎诺贝尔奖 ,这些产品拿不出证明 其高科技的证据, 坑农 事件时有发生. (4)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使用极 不科学的设备,对外宣传却声称经过自然淘汰 后,留下的都是优秀的微生物. 1996―2006年为有序发展阶段,主要特点 如下. (1)鉴于市场混乱、宣传误导和安全隐患 等问题,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将微生物肥料 纳入生产资料登记管理. (2)1997年颁发第1批微生物肥料登记证 (8个),至今已有511个产品获临时登记,其 中约1/2的产品获得正式登记. (3)1994年正式颁布第一个微生物肥料标 准(NY227--1994),到现在已颁布17个标准, 其中有3个国家标准,14个行业标准(颁布的 标准见表1). (4)2000年农业部发布第32号部长令, 颁布《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肥料 登记管理,兼顾了微生物肥料的特殊性. 由于国家对标准制定的支持,微生物肥料 标准的制定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初步形成了标 准体系,对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起了巨大的作 用.除了已经正式颁布的以外,还有微生物肥 料田间试验技术规程、微生物肥料使用准则等 一批标准正在起草或报批中. (5)产品种类发展较快,质量逐步提高. 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6)企业状况虽然仍参差不齐,但行业内 部分企业获得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7)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逐步得到农民 认可,对微生物肥料效果的评介逐渐迈向客观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工艺. 和科学. 2006~2016年,预计进入行业的创新发展 时期. 表1微生物肥料标准一览表 2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中的问题和 发展趋势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虽然已有数十年 的历史,但由于科研滞后和企业自身在设备、 工艺、素质和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 所谓的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并且对于其 他的一些涉农行业呈现相对弱势,面临许多问 题,需要正视和逐步解决. 2.1微生物肥料生产的一些问题 (1)菌剂类产品,尤其是细菌类产品的工 艺设备发展较快,一些企业为了摸索发酵工 艺,购置了先进的带有多个传感器和分析软件 的台式发酵装置,还有一些企业在生产工艺中 采用了膜浓缩技术、絮凝技术,使得活菌含量 大幅度提高-液体制剂也采取了较新的罐装设
6 备.但放线菌,真菌类产品的生产则存在不少 难点有待突破.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固体 发酵和复合设备需要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