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 2013-03-18 |
在补给地下水之前,无论大气降水,还是地表水本身都含有一定量的化学成分,如被风吹入大气的海水,混入大气降水的尘埃等.补给地下水的大气降水矿化度很低,一般在0.02g/L―0.05g/L.地下水与岩石的进一步接触,发生一系列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使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多样化,矿化度也随之升高. * * 溶滤作用――地下水化学成分最主要的形成作用概念:在地下水与岩土相互接触中和相互作用下,岩土中的一部分物质转入水中的机制和过程.机制:岩土与水接触时,组成结晶晶格的盐类离子被水分子带相反电荷的一端所吸引;
当水分子对离子的引力足以克服结晶晶格中离子间的引力时,离子就会脱离晶格,被水分子包围并溶入水中.结果:岩土失去一部分可溶物质,地下水中补充新的组成成分――化学成分.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 * 溶滤作用――地下水化学成分最主要的形成作用溶解度:当矿物盐类与水溶液接触时,同时发生两个反方向的作用:溶解作用和结晶作用.前者使离子脱离晶格转入水中,后者使离子重新回到晶格中.开始时,溶解作用强,溶液中盐类离子增加;
随着时间推移,结晶作用变强,溶解作用减弱,直至两个作用达到平衡,溶液达到饱和,此时溶液中某一盐类的含量就是其溶解度.不同盐类,具有不同的溶解度,这与晶格中离子间引力有关一般来讲,同一种盐类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例外.如Na2SO4.见图6-3.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 * 盐类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 * 溶滤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组成岩土的矿物盐类的溶解度岩土的空隙特征水本身的溶解能力――矿化度的高低,饱和的水会失去溶解能力水中某些气体成分的含量:CO
2、O2会增强水对某些盐类的溶解能力.水的流动状况:停止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解能力.地下水的径流与交替强度是决定溶滤作用最活跃的关键因素.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 * 不能把溶滤作用等同于纯化学的溶解作用:溶滤作用是一种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相联系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始于岩层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入渗补给.Question:氯岩最易于溶解,为什么湿润气候条件下,径流与交替作用强烈,溶滤充分的地区的地下水是低矿化度水,主要离子成分是低溶解度的盐类离子?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 * 浓缩作用――特定条件下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概念: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在地下水系统的排泄区,由于蒸发作用的持续进行而导致地下水溶液逐渐浓缩,地下水主要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机制:蒸发作用只带走水分,而将盐分仍保留在地下水中.结果:最终导致以Cl-、Na+为主的高矿化度水.Why?必要条件: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较浅的地下水埋深、颗粒细小的松散岩土层、地下水系统的势汇,即排泄区.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 *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脱碳酸作用概念: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或者压力的降低而减少,一部分CO2便成为游离CO2从水中逸出,这就是脱碳酸做用.机制:水中CO2的溶解度受环境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如钙华. 结果:地下水中的重碳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减少,矿化度降低. * *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脱硫酸作用概念:在还原环境中且有机质存在时,脱硫酸菌使硫酸根离子还原为H2S,这便是脱硫酸做用.机制:结果:使地下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减少甚至消失,重碳酸离子增加,pH值增大. 脱硫酸菌 * *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存在比较普遍的形成作用概念:岩土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能够吸附阳离子.一定条件下颗粒吸附地下水中的某些阳离子,而将其原来吸附的阳离子转化为地下水的组分,这就是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机制:不同的阳离子吸附于岩土表面的能力不同,按吸附能力排序如下: 除H+外,离子价越高,离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吸附于岩土表面的能力越强.另外还受到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 *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混合作用概念:成分不同的两种地下水汇合到一起,形成与原来两者都不同的具有新的化学成分的地下水,这就是混合作用.结果:有两种可能:1)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学类型的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