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2015-01-05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物―环境)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破坏了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的难易程度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第二类危险源是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出现的人―物―环境方面的问题,其辨识、评价和控制应在第一类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类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比第一类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更为困难.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修、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其中:无防护;

防护不当;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其中:设计不当,结构不合理;

强度不够;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维修、调整不良;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其中:照明光线不良;

通风不良;

作业场所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地面滑;

贮存方法不安全;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三、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第二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与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定义 (1).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2).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两者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分为4大类,191个小类.4大类为:人的因素―29类;

物的因素―102类;

环境因素―49类;

管理类―11类;

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7类)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10类) 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80类)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0类)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9类) 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5类)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8类)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9类)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3类) 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5类)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