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gtbkwd 2019-09-10

二、淡彩着染法? 淡彩着染就是用草质和粉质的颜色着染,如花青、藤黄、洋红、白粉、赭石、水墨等颜色.

不用石色,如石绿、石青、朱砂等颜色.? 染色步骤:先用浓淡墨勾好稿子,然后进行染色.先染叶子后染花头,先染正面后染反面,后画树本和嫩梗,由深到浅主动自由.? 具体染法:? 染叶子:先将花青膏用温水泡开,把上边的漂倒在小杯里,此漂加上藤黄即成草绿,因胶大色细均润好看,用来罩染叶面用.? 漂出下边的花青渣子打叶子底色最好,因为它胶少稍粗些,打好底色后罩染面子色时底色不掉.正面画绿叶用花青打底色,先面暗面藏在底下的叶子,一片叶子分成两半边染,由叶根处向叶梢逐渐晕开,在朝阳面留出一道叶筋(又叫水线),除染出固有色的自身浓淡外,还画出被遮掩的暗面色度,然后再画上边的叶子,这样由深到浅可以自由掌握,倘先染上边的叶子就容易染过头,深了改浅就难了,所以要尽量先从最深的暗面染起.上述过程就是第一道工序――分染.第二道工序是统染.即用花青罩染一遍底色.第三道工序是在底色干后再罩面子色.一棵植物的叶子要有统一的绿色,所以要用花青加藤黄配出草绿罩染.? 配色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藤共同是植物胶液,画画是用生藤黄颜色不变.用时将笔蘸上水在藤共同块上掭下些,若用量较多,可以盘中加上冷水用藤黄块研磨亦可,切忌用水泡或用热水掭藤黄,这样易便藤黄变质,年久了画上的藤黄就要走油.②先掭下藤黄后,再徐徐加入花青比较主动,先配的稍嫩黄一点,把嫩叶先染完再略加少许花青染大部分的叶子.罩染时笔要蘸饱颜色,顺着叶子的方向往下罩染,染出的叶子显得水润.画完正面叶再画反面叶,一般植物的叶子都是背面浅.先用浅草绿平涂,看所画的背面叶发灰绿色(如牡丹、荷花)或发红(开红花的植物如秋海棠叶的背面就发红),发灰绿色的叶子用四绿(孔雀石绿中最浅的颜色)从叶子尖上提一点并用水笔晕开.发红的背叶即用胭脂从尖上提上一点,也是用水笔晕染开.? 染梗子:嫩梗(草本或木本上部的嫩梗子)和画反面叶子一样染法,提色时要提阳面,把梗子画圆.? 画木本,先用墨皴出阴阳面来,然后根据所画花的树本颜色上色,有的树木发红,如桃花用赭石加少许胭脂和草绿染;

有的树本发绿,如梧桐,用草绿色稍加点赭石染;

一般的树本用赭石加花青,发暖色的树本赭石多花青少,发冷色的树本,花青多赭石少,切不可用单一的赭石,因为活树的树皮都不是赭墨色,死树皮才是赭墨色.(附图为俞致贞花卉图例)?

三、具体做法:????工笔画具有造型严谨、形象生动、线条谨细、刻画深入、色墨晕泽、层次丰富的形式特征.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主要采用线条勾勒和色墨润染相结合的方法,如林椿《果熟来禽图》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这种勾线染色的方法是工笔花鸟画最基本的形式语言,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它发展至宋代已达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在这一基本形式语言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一些烘染衬托、点彩积水、和吹云弹雪及丝毛的方法.现代工笔花鸟画为了能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大量地借鉴和吸收其他表现形式和手法来丰富自己的形式语言,如吸收版画拓印、水彩撒盐和油画色彩处理的技巧来丰富画面的肌理,增强艺术表现力.

四、分染法A.先用白描在画面上起稿.注意要根据不同表现对象的质感使用不同的线条,如表现苍老的枝杆就要使用刚健的 铁线描 或 颤笔水纹描 ,表现娇艳的花朵就要使用柔美的 兰叶描 或 游丝描 .此图为了表现牡丹叶片的饱满生气,使用了 兰叶描 .B.在白描稿稿上用淡墨沿着叶片的根部向尖部由浓到淡地进行分染.分染之前要准备两枝笔,一枝用以蘸墨,另一枝蘸清水.分染时先用色笔在叶片的根部轻轻染上墨,然后迅速用清水笔将它不留痕迹地润开,这样经过水润过的墨色就会呈现出由浓到淡的层次.待第一遍干透后,用同样的方法在前面的步骤上进行多次反复分染,直至达到理想的浓度.注意:不要试图一次就用浓墨染到所需色度,如果这样的话,不但难以掌握浓淡,无法将墨染匀,而且还会缺少饱和度. C.在墨色稿上进行色彩分染.第一遍墨稿的作用就是将物体分出不同的明暗向背和前后关系,它就象素描稿.待墨稿浓淡达到要求后,再在墨稿的基础上将色彩罩染上去的.用花青(最好使用花青块,锡管颜色不但色相不准,而且有色渣)从叶片根部向尖部慢慢分染,直至达到浓淡要求.D.最后染绿色和调整.用淡淡的石绿调藤黄从叶片的尖部向根部由浓到淡地进行分染.注意:石绿色是矿物质颜料,它颗粒较粗,覆盖力强,因此在染色时不能使用重色.藤黄也具有较强的覆盖力,如果使用重色的话,不但会将底色掩盖,还会使颜色污秽.所以只能用淡彩反复多层地分染.分染法采用分层叠加的方法进行设色,它的优点是色彩厚重饱和,层次变化丰富,表现力强.但是这种方法在运用中如果掌握和使用不当,往往会出现覆盖和拖带底色的现象,要克服这一毛病惟有淡色轻染,反复多层,不可重色少染.传统画法中为了避免拖带底色的现象而采用 矾 法,也即染两层色涂一次矾水,这种固定颜色的方法叫 三矾九染 法. A.勾勒线稿. 勾线时要特别注意根据表现对象色彩的深浅而调整线条的墨色,如表现白色的花头、深色的花头和叶片时,白花头就要使用淡墨,深花头的墨色要比白花头要重些,而叶片又要比深花头墨色浓一到两个色阶,只有这样,经染色后色和线才会相互隐映,达到 色不侵墨 的要求. 分染法举例――牡丹画法 B.淡色铺底. 用淡墨分染叶片;

分别用大红和白粉平涂红花和白花,进行打底铺色.打底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颜色的协调统一,二是利用颜色里的胶水将纸面上的绒毛和毛孔填平,以便色彩润泽细腻.传统分染法不采用先平涂后分染的方法,而直接进行分染.直接分染法与先平涂后分染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局部到整体,也即一瓣一瓣地完成;

后者是从整体到局部,用先平涂后分染的方法更易于控制和掌握.平涂时要注意颜色不能厚重,这样既避免了将线条覆盖,又不至于在以后的分染中将底色带起. C.逐层分染.用曙红沿着红花的花瓣根部向瓣尖进行逐层分染;

同样,用淡淡的曙红分染粉红牡丹;

用花青色分染叶片. D.深入刻画. 用胭脂色沿着红花的花瓣根部向瓣尖进行逐层分染,待颜色厚度和浓度达到要求后再用大红从瓣尖向瓣根分染,提亮花瓣.继续用淡淡的曙红分染粉红牡丹,待层次达到要求后用白粉从瓣尖向瓣根分染,加重花瓣的厚重感和立体感.用石绿加花青从叶片的尖部往根部分染,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最后点花蕊.花蕊是花卉的眼睛,精神都在其中,所以要认真对待.点花蕊前,用石青在花芯处分染,待干后再用白粉调藤黄按三笔一组的组织方法点上花蕊.

三、重彩着染法? 国画重彩花卉是用浓重的颜色,其中多是石色着染.重彩的染法要层次多,要色薄而均匀,色不可堆得太厚.所以在着染前,要将石色研得极细,加胶少许调和之,加胶时要注意胶不能过多,多则颜色发暗,上边再染颜色就不好上;

胶少则颜色要脱落,胶则以色刚好不脱落为妙.? 着染时用笔顺着花或叶的方向染,上第一遍干后再上第二遍,分两次染比一次上容易匀.有时石色上需用草色分染,为了用水晕染下面的石色不动,则需要上矾水加固.矾水的泡制方法即是将白矾用冷水泡开装在瓶内,时间越长越好,叫陈矾水,用舌头舔舔发酸涩时就说明浓度正合适,如太涩就太浓了,过浓的矾水干后在画面上要起白霜.为了使染的颜色薄而均匀,一遍两遍地染不够时,要进行多次晕染,即成所谓 三矾九染 ,此言就是形容染色和上矾水反复进行几次的意思,直至效果满意为止.? 重彩着染分大青绿和一般重淡彩结合两种,大青绿是完全用石色染,如仿刻丝的花头、叶子和梗子都用石色着染,有一定的装饰风格,但容易板刻不生动.用重彩和淡彩结合比较活泼浓艳.? 重彩染叶法:? 重彩染叶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①大青绿染叶法;

②重淡彩结合画叶法;

③重彩画红叶法.? 大青绿染叶法:用石绿中的三绿加好胶,再对上一点槐花水(中国槐树的花和花苞采下晒干后,用时泡出浓汁,它味涩还带一点黄绿色,加在石绿中起固定的作用,就不用再罩矾水了,并且石绿的颜色呈嫩黄绿比单纯石绿更接近植物绿色),沿叶子墨线的里口平涂,染两三遍,等干后用石青(二青)晕染暗面和叶根部分,山深到浅.干后用草绿勾叶边,在色与墨线之间幻草绿线.用花青勾叶筋. 重彩画花头法:? 紫花头:先用花青打底色,正瓣色深,反瓣色浅,并在反瓣的梢上提染一点很薄的白粉,干后在纸的反面花头处平涂青莲加白粉的颜色.然后用洋红(生洋红即洋红面加少许胶)或加少许桃红调和色从暗面和瓣根部向花梢部晕染,根部色浓边缘色淡方起绒.染反瓣颜色要淡些,反复染两三次,留墨线,倘把墨线压住了,再用胭脂在墨线上再勾一遍,勾时要有重点地勾,连勾带醒,这种画法也和重淡彩结合相同,倘全部用泥金线勾轮廓,花蕊用粉黄或泥金点,就是大青绿重彩的画法了. 朱红花头:用重墨勾轮廓线,正面花瓣用极细的朱砂从墨线里口平涂两遍(要薄而匀),纸或绢的背面托白粉,在正面朱砂上,上一次淡矾水,等干后用洋红晕染花瓣根处和暗面,染时要求逐渐上色,染两三遍,在朱砂上染不容易染匀,主要是朱砂的胶要调得合适,胶大了发亮而染不上颜色,胶轻了上色时朱砂就要动.染完正面瓣后就染反面瓣,为了使颜色富于变化,正瓣和反瓣可染两种颜色,正瓣深反瓣浅,反瓣用薄粉染花瓣的梢和阳面,等干后用淡红色(洋红加少许朱用水冲淡)染瓣根和暗面,从瓣根染到梢把粉全盖上,染两三遍.染完花头用胭脂勾轮廓线,如要装饰性的可勾泥金线,重在胭脂上.最后用粉黄或泥金点花蕊,朱红花头即完成. 荷花的染法:荷花的染法与一般的花卉相同,只是粉红荷花花瓣尖色深,染时从瓣尖往下晕染粉红色,背面瓣稍深,正面瓣稍浅.用淡洋红勾花筋.白荷花用芽绿色染瓣根,用淡绿色勾花筋.朱红荷花(夸张其红色),染时与染朱红花一样,只是花瓣里面用洋红从瓣尖往下染,花瓣背面不染洋红,用洋红勾筋,正面花瓣的筋不明显可以不勾,勾筋是从尖到根并行,两根直线中间加一根曲线.荷花的蕊........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