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 2019-07-06 |
二、三管并计时,直至血液凝固.结果判断:从血液刚进入注射器至第3管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时间. 正常参考值:4~12分钟报告方式:CT X.Xmin(玻璃试管法) 注意事项: 试管应洁净干燥,抽血应 一针见血 且血液中不含泡沫.温度恒定为37℃,倾斜试管角度应在30°左右. 评价: 凝血时间曾用玻片法测定,但由于毛细血管采血,易混入组织液而使凝血时间正常,属于淘汰方法.延长:严重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有缺陷;
血中抗凝物质增多;
肝素治疗缩短:高凝状态(DIC早期) 凝血酶原时间PT原理: 在乏血小板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和钙离子(钙凝血活酶)后,血浆发生凝固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PT) 步骤: 取空腹静脉血1.8ml加入含有0.2ml109mmol/L枸橼酸钠的试管中混匀备用.抗凝血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将试剂、正常人混合血浆、待测血浆与37℃预热5min.血浆0.1ml加入混匀的试剂0.2ml,开动秒表计时. 正常参考值:PT:11~13秒PTR:1±0.15INR:0.8~1.5 报告方式:PT:X.Xs,正常人血浆X.XsPTR:X.XINR:X.X 注意事项: 试管应洁净干燥,抽血应 一针见血 ,抗凝剂与血液比例(1:9)应准确.取血后4h内完成测定.钙凝血活酶必须标有国际敏感指数(ISI),ISI越接近于1.0越敏感.标本测定前应先测定正常人混合血浆,其PT值在允许范围内才能测定样本. 评价: 血浆凝血酶原是一种筛选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V、VII、X的缺陷或相应抑制物的存在,也用于监测口服抗凝治疗时引起的凝血酶原和因子VII、X水平的下降. 实质: 对检测样本(血浆)中存在凝血激酶时的再钙化反应,这种过程包括了因子VIIa、组织因子、磷脂、钙离子对凝血酶原的活化,凝血酶裂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单体的聚集交联.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原理: 用白陶土激活XII因子、脑磷脂代替血小板磷脂,测定乏血小板血浆加入Ca2++后凝固所需时间. 步骤: 采血 空腹静脉血1.8ml+0.2ml 109mmol/L枸橼酸钠混匀.分离血浆 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溶解试剂 临用时加1ml蒸馏水,室温静置15min以上,混匀后使用.预温活化 0.1ml血浆+APTT试剂0.1ml混匀,37℃准确孵育3min(其间轻轻摇动数次)加钙计时 加入0.1ml 25mmol/L CaCl2混匀并立即开动秒表计时,20s后,观察混合液流动状态. 正常参考值:一般在33.68~40.32s(不同仪器和试剂所测之参考值有差别)报告方式: APTT:XX.Xs,正常人血浆:XX.Xs 注意事项: 采血时穿刺尽量一针见血,不要淤血和气泡,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合,尽快送往实验室.使用枸橼酸盐(抗凝)血浆 如果不能立即测试,应尽快分离血浆,盛血浆的容器加塞,防止PH值改变血浆在2~8℃下保留7天 钙凝血活酶必须标有国际敏感指数(ISI),ISI越接近于1.0越敏感. 临床意义: APTT延长:表明有内源性凝血途径有关因子的缺陷(血友病)和纤维蛋白原缺乏. 纤维活力增加,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 APTT缩短: 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液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评价: APTT和PT同时检测是目前二期止血缺陷的主要筛选试验组合. 在有临床出血症状的前提下: APTT PT 提示正常 延长 因子VII的缺陷延长 正常 因子VIII、IX、XI缺陷正常 正常 怀疑因子XIII缺陷可能延长 延长 除因子II、V、I、X缺陷 外,主要是异常抗凝物质 的增多 血浆复钙时间RT 原理: 在去钙离子的抗凝血浆中,重新加入适量的钙后,血浆发生凝固. 步骤: 0.2ml 0.1mol/L草酸钠+静脉血1.8ml混匀,离心分离血浆.0.1ml血浆置37℃水浴中,+0.025mol/L CaCl2 0.1ml,立即开动秒表记录时间. 正常参考值: 2.08±0.49分(2.18~3.77分钟) 注意事项: 不要溶血,否则时间缩短CaCl2新鲜配制分离血浆以1000转/分为宜,高速离心可使大量血小板下沉而导致复钙时间延长. 复钙交叉时间RT 步骤: 按下列比例准备5份待测血浆:加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