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 2019-07-06 |
3、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①种植业为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②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 ③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④已出现了曲辕犁A.B.C.D.①④
4、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 自由主义
5、"(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6、下列有关中国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瓷业到西汉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C、商朝工匠就已经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D、清代发明了珐琅彩,效果如同油画
7、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8、《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这主要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 例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表现,概括当时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1、变化:井田制瓦解并出现私田,各国通过变法逐渐确立封建的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出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农耕技术.
2、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明清时期特征:①精耕细作继续发展,形成多熟制②出现农业的专业化区域;
③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④高产农作物被推广种植;
⑤农学著作突出. 例
2、春秋战国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气象? (2)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比较春秋战国和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共同点. (1)新气象: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大商人资本雄厚;
出现了商人的祖师. (2)特征:繁荣.表现: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买卖时间延长,出现早市和夜市等;
商品种类增多,商税在政府财政中比重增加;
出现纸币;
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发达;
涌现出众多商都. (3)共同点:商业进入新时期,出现许多新气象;
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
私人商业资本雄厚等. 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嘹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记》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 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不同出发点和根本原因. ②明清的海外贸易政策反映当时何种显著的社会特征?这种政策的沿用和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