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ieth | 2019-07-14 |
三、关于 中产阶级社会 对中产阶级或等级的崇拜和向往非今日始,自古代以来,人们就有关于 中道 和中间阶级社会的幻想.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 中庸 ,认为它是最高的美德.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就是主张不偏不倚、中和持平当作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把中庸引申到社会和财产领域,就是主张处于社会的中等地位,拥有中等的财产.中国古代尚未明确提出中人社会的思想. 关于中产阶级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明确主张建立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他说: 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由中产阶级的公民构成,而这样的国家很可能管理有方……一个公民拥有适中财产的国家,其好运是长久的……与寡头统治相比,民主政体比较安全,也比较长久,因为它有人数较多的中产阶级,而且中产阶级在政府中有较大的比例;
在没有中产阶级,而穷人大大过量的场合,麻烦出现了,国家很快走到尽头. 此处 中产阶级 可能是这个概念最早的提法,主要是指社会中拥有适中财产的人,与后来马克思所说的中产阶级在含义上还不完全相同. 关于中产阶级问题 由此不难看出,自古而今,不少人都梦想建立一个中产阶级社会,总以为这样的社会是最合乎人性的,也是最安全、最稳定的社会.然而自古以来的中外历史上却未曾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的社会,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当今世界的发展的确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未来的发展会不会出现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呢?我们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根据某些表面的社会现象,而应从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去思考. 关于中产阶级问题 如前所说,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中间等级、中间阶层、中间阶级这些概念都出现过,其基本含义是指那些拥有小量资产的私有者.依靠这些小量资产或通过自己的劳动或少量占有他人劳动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就是界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一个阶级.不论是讲中产阶级还是讲中间等级,其中总包含若干阶层. 关于中产阶级问题 一百六十多年前大工业的规模和水平同当今世界大工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就是说,无论在规模、水平还是拥有的资本数量上,那时的资本家同今天的大资本家比起来,真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那时的百万富翁能排挤掉中间阶级,而今比当年百万富翁不知强大多少倍的资本家倒会容许建立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这是不可想象的. 关于中产阶级问题 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中间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所谓建立中产阶级的社会,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开历史的倒车.正如《宣言》所指出的: 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 . 关于中产阶级问题 当然,现在人们所说的中产阶级与这里说的小工业家、小商人等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指除他们之外还包括那些高收入者、少量股票持有者、知识分子(教授、记者、演员、医生等,他们中的有些人是以知识或技术入股的股东)等.其实,在我们看来,就其可能作为中等阶级而言,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从积极方面看,这些人或许是不喜欢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及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妄图通过财富分散、大家都富裕的途径来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 关于中产阶级问题 如果我们翻一下历史就不难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蒲鲁东就已经提出过这个思想.蒲鲁东就是一个既希望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又幻想保留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人.如何实现这一点呢?蒲鲁东提出对资本主义制度实行改良,通过这种改良,既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又保留资本主义的统治.现在主张建立中产阶级社会的这些人并不比蒲鲁东高明多少,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时所说的:他们全希望有一种不可能的事情,即希望有资产阶级的生活条件而没有这些条件的必然后果. 关于中产阶级问题 历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实表明,当今世界的财富和资本不是越来越分散,不是趋于平均化,而是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形成更大的资本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产阶级不是发展了,而是出现了衰落的趋势.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大约裁减了150万个中层管理职位.有人甚至说, 富裕国家内将不再有数量上值得一提的中产阶级 .可见,所谓中产阶级在政治上是没有前途的,他们的社会作用只能是 为他人作嫁衣 .他们要想有真正的前途,就只有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离开原来的立场,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一百六十多年前的中等阶级是这样,今天的中产阶级也只能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