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2019-07-15

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

(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辨析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所持的观点态度.

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观点的异同.

4、分析比较文中的信息材料与作者观点的异同.

5、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把握作者引述材料隐含的真实意图. 【示例5】(2009年江苏卷,引文见纸质资料)

16、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忍无害的异类现象.

(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推断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的现成的结论.

2、推断作者在文章中对某一方面事物的发展暗示的一种倾向.

3、综合分析材料包括的多方面的内容,推测出某一方面的发展.

4、推断作者对某些观点或现象的个人看法,或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态度.

5、结合现实社会生活或科技发展等有关常识,推测某一新的发现、新的认识的前景. 【示例6】(2009年天津卷,引文见纸质资料)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以居民健康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战略,要求从个人层面来考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方向.B.建设 健康国家 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逐层递进、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C.推行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合理利用社会资源.D.我们必须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 健康国家 发展战略.答案:( ) A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过程应该注意的几点:

1、改正两种不良的解题习惯.⑴做选择题只看题目不看材料.⑵不先阅读材料,直接看题目然后到文中找答案.

2、要速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⑴抓关键语句.①直接表明新观点、新理论的句子.②阐述新观点新理论的正确性、合理性,作为论据的句子.③对新观点、新理论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④各段的起始句、收束句、结论句.⑵逐段勾画或概括内容要点.

3、审清题干,明确要求.⑴看清楚选择 正确的 还是 错误的 .⑵看清楚选择 符合 的还是 不符合 的.⑶看清楚选择 属于 的还是 不属于 的.⑷主观题赋分高的要分条作答.⑸紧扣题干中的关键词作答.

4、准确定位,对照比较,区分异同.⑴迅速找出有效的阅读区间,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词句.⑵仔细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⑶排除确认.排斥错误项,选择正确项.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

对那些改变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 【示例7】(2008年浙江卷,引文见纸质资料)7.对体现 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 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物种不公正是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B.在物种数量上,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远远少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人类社会对待不同物种或厌恶、或漠视、或偏爱,且无视其原生特性.D.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调节控制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答案 ( ) A 8. 对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食物来源集中于较少的生物物种,食品结构相对单一.B.农田化进程愈演愈烈,作物种植、牲畜饲养单一化.C.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日趋单一化,如作物保护措施单一.D.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答案 ( ) D 9. 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A.文化辐合趋同对人类生态安全的威胁B.文化辐合趋同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C.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利用地球资源 答案( )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球生命体系的稳态延续与民族文化的辐合趋同之间存在冲突.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之所以成为一纸空文,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的困难以及人类的漠视.C.文化的辐合趋同意味着对地球生命体系的破坏,它对人类弊大于利.D.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客观要求 答案 C B 【示例8】(2009年安徽卷,引文见纸质资料)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 通俗历史热 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 求解 欲望趋于强烈.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 学术模式 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 卒读 答案 ( ) A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 交换 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它的 走热 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追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C.通过 贬恶扬善 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是史学的 终极追求 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答案 ( ) B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通俗历史热 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 探寻过去 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 趋热 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 走热 ,这种 走热 现象斗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答案 ( ) C 【示例9】(2009年全国卷Ⅱ,引文见纸质资料)5.下列关于 经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所谓 经 是指古代经典,其实 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 经 是 纬 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 经 也是同样的道理.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 经 ,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 经纬 之 经 没有关系.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 经 答案 ( ) C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 经 ,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答案 ( ) B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 经 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做 经 .B.《论语》采用 袖珍本 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做经书也是一个原因.C.《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 人性化 了.D.从杜甫的诗句 小儿学问止《论语》 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答案 ( ) C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