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 2019-08-31 |
本报记者 金振娅 他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 思想界, 却对诸多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作出重要贡献, 比如自然辩证法、 未来学, 被人们称为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他是一位高产的学者, 撰写出版了
90 多部专著和文集, 也是一位热衷于调 研的实践家, 直到
90 岁高龄还平均每月 到基层调研两三次. 学识渊博, 学贯 '
两科'
. 已去世的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龚育之这样称赞 他. 他是个特别正直的人. 这是其夫人 对他的评价―― 他是于光远.9 月26 日凌晨
3 点, 于 老在家人的陪伴下溘然长逝, 走完了整整
98 个春秋. 北京的家中已经搭建了简易的灵堂, 照片中的于老淡然微笑, 透过镜片的犀利 眼神, 似乎随时准备向来者提出问题.对 面的书房立着于老一幅幅或大或小的照 片, 置身其中, 仿佛他还和大家在一起, 一 边享受着外孙女的天真拥抱, 一边鼓励人 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更注重从基层了解情况
2005 年, 在首届中国经济学奖候选 人资料中, 推荐人对于光远的评语是: 他 是一个兼有着深切的社会关怀和深切的 学术关怀的经济学家, 在他的学术活动 中, 总是试图寻找二者间的支点, 来确定 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广泛的学术兴趣 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使得他的学术思想内 容十分丰富. 于老的学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刘世定, 对这一评价深表赞同, 他的研究 从来不跟着纯学术堆里的热点走, 他更注 重从基层了解情况, 从中国的现实当中提 取问题. 在刘世定的记忆里, 于老治学的 一个最大特点, 就是不停地提问题, 他做 调研、 写文章、 开会, 都是在提问题, 然后 抓住问题深入研究. 去年, 从少数民族地 区调研回京后去医院看望于老, 听力不好 的于老让他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写在小 黑板上, 我们一见面就谈学术问题, 这是 个老习惯. 于老不仅学术造诣深, 而且学术影 响力大, 这与他注重基层调研不无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教授记 得, 上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于光远与 薛暮桥、 孙冶方三人共同发起了双周座谈 会, 引领了全国对 社会主义再生产 社 会主义经济核算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 等 问题的大讨论, 参与双周座谈会的不仅有 学者, 也有经济部门的负责人, 讨论的问 题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 所以影响很 大 . 如果没有对基层的了解, 只在纸堆 里做学问, 不可能有这样的影响力. 于老 的秘书胡冀燕女士至今都感慨于老当年 如此频繁地下基层调研,
90 岁以前, 好 像一刻也没有停过, 平均一个月出差两三 次, 一次跑好几个地方, 马不停蹄, 我都觉 得挺辛苦的, 他却始终充满着热情. 要长寿
80 万小时 于老在很多年前就曾立下誓言, 要长 寿80 万小时.他认为, 人生活得有效率 才有意义, 要有效率地工作、 有效率地生 活、 有效率地休息, 让人生有效率地度过
80 万小时.在刘世定看来, 于老一生都 非常勤奋, 这个目标早已经实现了. 他 的思维转换得非常快, 每一个不同的时间 段都可以被他利用, 要么思考、 要么研讨、 要么写文章, 转换如此迅速, 怎么能够没 有效率? 于老生前说过, 自己有一个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