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2012-12-25

然而在主旨的开掘、 意象的驰骋、 语 言的采纳等方面, 不时呈现出许多新颖别 致, 于是, 陌生化的感觉就总是存在. 诗歌作品的陌生化, 其成因, 主要依赖 于奇峻的艺术想象的存在. T.S.艾略特在他 的论文 《玄学派诗人》 中, 曾提及 想象的秩 序 和 想象的逻辑 . 诗人如果以陌生化作 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他诗中 想象的秩序 和 想象的逻辑 必须为常人所不熟悉. 诗思海 阔天空, 让意象的进行呈现诗人完全独特的 秩序和逻辑, 陌生化就可能萌生于这种别具 一格的想象中. 细观赵丽宏的 《疼痛》 , 也可 以从诗集中面目全新、 不胜枚举的陌生化 艺术的展现, 判定他在写作这些诗篇时的 想象特征. 他也必然让 想象的秩序 和 想 象的逻辑 另辟蹊径, 甚至天马行空. 独立 之意识, 自由之精神 , 这句常被引用的话, 同样可以移用为赵丽宏在创作这些诗篇的 过程中如何达到艺术的陌生化, 于是别具 匠心. 四 疼痛 乃是生命关怀的焦点, 通过不 是向外而是向内的视角看待 疼痛 , 不仅 是诗人贴切当代生活、 对生命现象十分敏 感的表现, 而且也是诗人的独立精神、 理想 追求和担当意识的充分展示. 以 疼痛 为核心内容的生命关注, 可 以追溯到人类文明史的遥远岁月. 对生命 真谛的认知必须有向内的视角;

同时, 生命 真谛的内涵, 不能在一般情况下得以感 受, 只有在艰难痛苦的情形下, 这种生命 真谛才能充分发挥. 从遥远的历史开始, 直至当下, 人如何对待生命, 如何对待生 命中必然存在的艰难困苦, 如何在艰难困 苦中守望生命的尊严, 永远是人类生存的 重大课题. 用诗歌来形象地探索这一重大 课题, 让这一探索过程成为意象世界的瑰 丽呈现;

使读者在欣赏这种难能可贵的瑰 丽的时候, 不仅激起艺术的感动, 而且得 到思想的启示: 我认为这正是 《疼痛》 的深 层价值. 刘剑波的长篇小说 《悬挂的石头》 通过一个悲惨的故事, 直面中国的中小 学教育问题.小说把这些问题比喻为 悬挂在家长和老师们头上的石头, 非常 危险.一旦绳索断了, 悲剧就不可避免 地发生.在作家笔下的小县城里, 绳索 真的断了, 石头真的砸下来了.这是一 个读起来让人非常痛心的故事. 当前教育题材的作品不少, 以写实 性的居多, 用小说艺术虚构的方法来处 理并处理好的并不多见.不是小说家 回避现实生活剧烈的矛盾冲突, 而是需 要时间来探索符合小说艺术表达的方 式, 才能写到位, 写准确, 才能写得好. 应该说, 《悬挂的石头》 是处理这个题材 的优秀小说作品.小说不受题材的局 限, 敢于放开去, 看到并努力把握更为广 阔的经济社会文化的矛盾冲突, 构筑自 己的主题立意, 展开描写, 塑造典型性人 物, 揭示生活的本质.也就是说, 不光揭 露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重问题, 更是写 出小城的人生与命运, 写出普通人生活 的困窘与挣扎, 写出人性抗争的力量. 这部小说的故事说起来并不复杂, 但却相当可读.似乎有一种力量, 揪着 我们一定要读下去, 牵引着我们去关心 每一个人物的命运结局.这种阅读的 吸力, 要归功于小说在艺术上用了心, 下了功夫.现在有很多小说写得很任 性, 艺术上不讲究, 不进步.而 《悬挂的 石头》 恰恰重在充分发挥小说独有的艺 术功能, 在谋篇布局、 叙事结构、 细节展 开等方面强有力地支持了人物形象的 塑造, 显示了作家的功力和优势.不仅 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而且突显了作品思 想艺术特色. 小说讲故事, 却不着急推动情节, 而是在人物身上从容不迫地 展开细腻的描写, 抓住细节的特点, 突出细节的展现.小说中的几 个主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