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 2013-01-02 |
3 年时间掌握了制碗的全套流程与技艺.
18 岁那年,胡兹培回到上宅.1860 年, 他联合几户村民在上宅村南新塘里壁,办起 了上宅碗厂.这位出生于道光庚子年(1841) 的普通农民,由此被后人尊为"东阳 近代瓷祖" . 在胡兹培的培养带动下,到民国初年, 上宅已是家家户户都做碗.当年,巍山人赵 骥来到上宅创办大生碗厂时,当地传说的一 则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村庄的瓷业盛况―― 赵骥是巍山人,他家数代富有,但男丁 基本上活不过36岁.一次赵骥在杭州城隍山 偶遇一位相士,相士告诉他,要活过36岁就 必须"养千口" ,也就是要供养至少一千人. 当时,赵骥已在巍山镇开设了数家商铺,但 手下也不过几十人.某次他偶遇上宅村的卖 碗人胡小苞,就详细问起了当地的瓷业情 况.胡小苞告诉他,上宅村从事掘泥、挑泥、碾泥、砍柴、做碗、卖碗的人,总共有 千余人.听闻此话,赵骥动起了到上宅办碗 厂的心思.他先是派人到上宅了解情况,然 后亲自来上宅村里选址、买地.1916 年,赵 骥在上宅创办了大生瓷厂. 赵骥为上宅瓷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与经 营理念,比如招收学徒一定要有文化基础, 派员工到江西景德镇学习先进制瓷技术. 之后,上宅村民相继自行创办了兴贸碗 厂、顺丰碗厂、裕源碗厂、顺德碗厂,在活 跃了本地经济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制碗技 师,为东阳、绍兴、兰溪、临海、上虞等地 的瓷厂提供了技术力量. 93岁的章月娟一早就来到上宅文化礼堂,她是健 在的老瓷工中最年长者. 18岁那年,章月娟嫁到上宅,丈夫胡朱新是一名 制碗工.当时的上宅在制碗业上"夫唱妇随" ,男人 制坯,女人上釉,章月娟于是学起了上釉技术.她吃 苦耐劳,几乎每天都提前上工,很晚才回家.公私合 营后,她成了东阳瓷厂最有名的"铁娘子" .适逢 "大跃进" ,厂里组织"放卫星" ,章月娟以一天上釉
102 桥碗的工作量,创下了最高纪录.一桥碗是
45 个,102桥就是4590个碗.这番拼命的劲头让大家都 怕了,说下次"放卫星"不敢再叫她. 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工作效率,在于章月娟勤劳 肯干,经常工作到半夜才收工.另外她通过技术创 新,发明了"利器"――用铁皮、橡胶皮为材料,自 制了一个吸坯器,类似于现在通下水道的工具.吸坯 器上有孔,通过孔的开合操纵橡胶皮的收缩,以此吸 住和放下碗坯,保证了一遍上釉成功.而如果靠传统 工具,上釉需要两三遍. 因为工作出色,章月娟年年被评为厂里的先进工 作者.1956 年,胡朱新随东阳瓷厂调往河头;
1960 年,章月娟被安排到罗店瓷厂,继而到河头厂,于53 岁时退休,目前退休工资约五千元. 相较于章月娟的上釉工种,今年91岁的胡田银所 从事的烧窑就是最艰苦的活儿.他从16岁到兴贸厂学 艺,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装窑、烧窑、出窑等关键 技术.那时上宅所有碗厂使用古老的"蚌壳式窑" , 装一次窑需
3 天,烧却仅用
1 天多时间.烧窑是最关 键的环节,需要工匠寸步不离,因此都是两名工匠合 作.事先,胡田银要把碗口粗的木柴劈成四五十厘米 粗的细柴;
烧窑期间,与工友从左右两侧的火口密切 观察火候,及时添柴.窑炉内的温度高达 1140℃以上,窑外的温度也屡屡逼近人体耐受极限.最难受的 还是出窑时――次日傍晚,一炉瓷器烧成,窑门大 开,把瓷器搬离出窑的工作又要窑工完成.因为产量 大、工期紧,窑门打开后稍作冷却就要进窑,那扑面 而来的火热,让人感觉犹如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因为这番历练,胡田银对高温习以为常,八十多岁时 依然能冒着酷暑干农活. 窑工技术要求高,收入标准也高.制坯工做一桥 碗工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