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 2013-06-21 |
11 省 市已经建立起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 机制, 这有利于沿江省市就相关问题进 行协调磋商.但是, 目前在国家层面仍 缺乏统一的议事协调机构, 可以考虑在 《长江保护法》 中增设或明确国家层面统 筹各地协商合作的议事机构. 其次, 必须建立生态保护的区域补 偿机制, 以增强互惠互信.互惠互信是 协同治理的心理基础, 以信任关系为支 撑的协同治理, 在协同者之间能够产生 安全感和确定感, 从而达成协作意愿, 构 成协同治理的保证. 在过去数十年中, 由于各种原因, 沿 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 异比较大, 如果让发展滞后省份与发达 省份一同进行发展转型, 可能进一步拉 长江保护立法应着眼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张涛 温j 大经济发展的差距, 加剧 区域发展不平衡.2019 年1月发布的《建 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 提出,鼓励生态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探索建立流域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提供优于水环境质量目标的水资源予以补偿的机制.因此, 有必要 在 《长江保护法》 中确立省际间的 生态补偿制度, 为加强互惠互信 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 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 作用, 激发社会的活力和治理能 力.公众参与是协同治理的重要 途径, 有序的公众参与可以为解 决问题提供有效方案.公众参与 过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 使参与者在平等基 础上展开理性交流,就解决问题达成共识.通过这样的过程,整合公众诉求,实现利益最优化配置,达到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近年来, 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热情 日益高涨, 在生态环保实践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 《长江 保护法》 应当积极汲取相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 推动环保公众参与 迈上新台阶. 作 者单 位: 中共江西省委 党校 李红新 张君臣 王刚 何莹 顾琦 邓震 李立伟 贺达观 余曼 郑翰 戴慧聪 赵崴崴 车正泰 陈孟 庞玉建 陈博 周长军 刘继珠 陈武权 刘瀚斌 邢化峰 涂月明 林庆斌 沈胜学 徐静 马可为 张甫风 郝英男 眭光华 李浩 史春 赵建峰 王冠楠 柳奇 郑兴春 王忠欣 张厚美 中国环境报: 防治农田退 水污染, 目前是否已经有一些 成熟的技术手段?有没有成 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杨正礼: 常规的技术目前 有这么几类: 一类是农田源头 水肥优化利用技术, 或者叫农 田清洁生产技术, 具体来说就 是节水省肥技术、 水肥一体化 技术等.另一类是循环利用 技术, 如西北地区的雨水收集 及再利用技术、 坡地径流收集 与再利用技术、 稻田排水的梯 级利用技术、 农业退水收集及 他用技术、 深浅沟技术等.第 三类技术是净化技术, 包括生 态沟渠、 湿地净化等. 黄土高原地区通过集雨 窖的形式, 把雨水、 农田径流 收集起来, 干旱的时候再提水 灌溉, 这个方法也挺好. 我们承担了水专项的一 个课题, 在黑龙江省方正县通 过大流域退水联控, 在5平方 公里以上的范围内, 利用地势 高低, 建设大型排水干沟, 形 成梯级利用系统, 退水循环利 用率达到 30%以上.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 的河套灌区, 坡降比较低, 地势 平缓, 农田排水不畅, 盐碱化比 较严重.我们尝试把荒地做成 湿地, 把周边
5000 亩农田的退 水都引到湿地里, 形成了
150 多亩的水面, 芦苇、 蒲草等植 物都生长得很好.农田排水 得到净化后,再排到乌梁素海, 排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到Ⅳ类水的标准. 现在, 好技术已经不少了, 如何能推广好, 真正让农民掌 握, 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 工程, 也是下一步的重点. 农田退水污染治理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