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 2013-07-20 |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CD. 2.【答案】ACD.解析:外部因素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原因,学校、家庭、同伴、大众传媒 和社会环境等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外部因素.道德认知属于内部因素.故选ACD. 3.【答案】ABC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 种不同的活动.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2 报名专线:0479-811092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4.【答案】BCD.解析: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天气和运气都是不可控的因素. 身心状态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5.【答案】ABD. 6.【答案】ABCD. 7.【答案】ABC.解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度水平的知识,每一种水平的知识都 应该掌握,而不是遇到难度较大的知识就放弃学习,这不利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选择ABC. 8.【答案】BC.解析:习俗道德水平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二级水平.这一水平的特 点是,儿童着眼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衡量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 序的保持.此水平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寻求认可阶段(又称好孩子定向阶段),二是社会秩序与权威的 支持阶段. 9.【答案】BCD.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包括去中心化,思维的多向性和守恒概念的出现. 10.【答案】BCD.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学业成绩与智力水平有关,也与非智力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非智力因素主 要包括兴趣,爱好,意志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 2.【答案】√.解析: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 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3.【答案】*. 4.【答案】√.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5.【答案】*.解析:循序渐进的 序 ,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 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6.【答案】√.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其中校风、班风、 师生关系、教室的座位编排等均属于隐性课程. 7.【答案】*.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不是培养专门人才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8.【答案】*.解析:教师法中第37 条明确规定,教师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由所在学校、其他教 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题干的解读不准确. 9.【答案】*.解析: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0.【答案】*.解析:教育的功能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 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因此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促进人的发展,也可能会起到消极影响. 11.【答案】√. 12.【答案】√.解析: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对教育事业发展 方向提出要求. 13.【答案】√. 14.【答案】√.解析:思维的可逆性出现在具体运算阶段,7 到11 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三年级学生年龄在9 岁左右.所以说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出现了思维的可逆性.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