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 2014-04-26 |
6 月26 日、28 日、30 日, 分别达到
5 级和
6 级污染天. 闷热的 天气加重了群众对污染的反感, 同时 改写了大部分北京人 只有冬季采暖 才会导致严重雾霾污染 的概念. 夏天的雾霾重袭无疑再次拉响了 污染物排放依然在加剧的警报. 自今 年1月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指数创下 历史新高以来, 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 政策讨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今年两 会期间, 尽管关于治理空气污染的提 案多如牛毛,但是《大气污染防治法》 修订草案依然被排在了国务院二类立 法计划中,未能被提交讨论. 两会结束后不久,环保部即下发 《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 - 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征求意 见稿,相 对于去年年底发布的《重 点污染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二五规划》 里到
2015 年PM2.5 质量浓度 下降 6%-15%的指标,《行动计划》提出了更加积极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北京、天 津 、河 北地区的2017 年下降目标高达 30%-35%. 由此看 来,新一届政府明显希望加快改善空 气质量的速度. 要实现明显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 无疑需要非常积极的具体行动方 案. 借着新一届政府需要调整经济结 构, 解决产能过剩等宏观经济政策背 景,《行动计划》 的着力点最终落在了 淘汰落后产能与减少煤炭消耗上. 根 据媒体报道, 中央政府希望天津的煤 炭消费总量2017 年比2012 年减少1000 万吨,河北的煤炭消费总量
2017 年比2012 年减少4000 万吨,山东2017 年煤炭消耗量比2012 年削减2000 万吨. 如此 积极主动地削减煤炭, 可以说是中国能源消费历史上的 第一次.
2013 年6月14 日,《行动计划》终于完成了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委的征求意见,提交到国务院常务会 讨论. 但蹊跷的是,会议结束之后高 调颁布的 国十条 里,除了将大气污 染防治法立法列入国务院一类立法计划之外,各项措施皆为原则性措施,并没有提出期待中的 PM2.5 快速 下降目标,以及相应的煤炭削减控制 目标. 会议至今半月,《行动计划》并 未在国家任何部门的官网进行发布. 有传言说,由 于 《行 动计划》争议太大,需要更高规模的决策层会议才能 拍板,一场借经济结构调整的治污战 役似乎又陷入了僵局. 无疑, 来自地方政府的多重阻力 是导致僵局的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最 大担忧就是: 煤炭减量或是削减落后 产能会影响当地 GDP 的发展. 在今 年两会期间, 谈及京津冀地区的大气 污染,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最密集的河北 省成了众矢之的.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曾 经透露,目前河北有
2 亿多吨钢铁产能, 计划削减
6000 万吨.而中央更想要的削 减目标是
1 亿吨. 与此同时,河北还有
2 亿多吨水泥产能,煤炭消耗超过
2 亿吨, 这些全部都是区域空气污染的最大 元凶 . 从两会讨论至今,河北省究竟能够 淘汰多少落后产能?削减多少燃煤?预期 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是多少? 至今没有 任何公开的政策.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城市一级的行动 方案上. 比如说,石家庄市在
6 月19 日 发布的 《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 案(2013-2017 年)》中,也提出了雄心勃 勃的 PM2.5 治理目标,即到
2017 年底, PM2.5 浓度在
2013 年基础上下降 30%;
在治理污染最大的源头燃煤上, 提出了 不批准最新的燃煤项目, 关停小锅炉等 原则性措施, 但是最终能落实多少总量 削减,未能被提及. 这多少反映了中国在治理大气污染 政策上的尴尬,即使民众呼声很高,即使 中央也有治理决心, 可惜长期以来 以GDP 论英 雄 的 价值观,已 经在地方形成惯性,直接导致了具体行动方案的 难产 . 要想空气治理有明显成效,最根本 是要打破将 GDP 增长 作 为地方政绩考核第一标准, 正如近期习近平主席在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谈话中指出, 再 也不能简单以 GDP 增长率来论英雄,决 不能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 空气污染问题, 说到底是中国长期 以来粗放式发展累积的结果. 要想彻底 扭转其恶化的趋势, 必须从根本上转变 发展方式, 用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倒逼产 业调整与能源结构调整,下猛药治重病, 牺牲一部分环境影响恶劣的 GDP,用短 期的阵痛换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 公众健康的长期福祉. (作者系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 主任) 集体不经济 余胜良 如果坐过从河北廊坊市开往霸州 的那些晃晃悠悠的长途客车, 你会觉 得经济学的理论大厦里也有阵阵阴风 吹过. 长途巴士是城际主要交通工具, 从廊坊出发的小巴, 据说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