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没心没肺DR | 2014-06-09 |
1959 年 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26.【答案】A.解析: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反映个人品德,A 项表述有误. 27.【答案】D.解析:题干中文字的意思是知识能力达到了,但是不能用仁义来守护它,即便现在 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即是说道德如果停留在认识阶段,而不转化为信念,道德就会失去规范行为的 作用,体现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意志的关系. 28.【答案】C. 29.【答案】B.解析: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 不稳定, 具有动荡性. 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 概括性不断增强, 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
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
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 经常有距离.初中阶段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 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根据研究,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30.【答案】B.解析: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最早发现 关键期 .个体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对特定 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并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技能,该时期就被称为关键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 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31.【答案】C.解析: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转折时期. 32.【答案】B.解析:负强化是指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 从而使同类行为在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处分对学生来说是厌恶的刺激,在表现出进步明显这一 行为后,老师撤销厌恶刺激,即属于负强化. 33.【答案】C.解析: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 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34.【答案】C. 35.【答案】B.解析:反抗行为阶段:他们的行为中常表现出对抗性,拒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 予大量的注意;
他们很少具有自己的规则,但是畏于斥责,可能遵循他人的要求.在学校教育阶段,也 有一些学生处于这一水平.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学生是自我为中心的, 因为他们所关心的是行为后果 对 我意味着什么 ,是奖励还是惩罚.从道德发展来讲,他们处于奖励和惩罚阶段.人际纪律阶段:处于 这一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建立一个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希望别人 喜欢自己.自我约束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 纪律的意义,也能够做到自我约束. 36.【答案】A.解析:德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有秩序和相互 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37.【答案】B. 38.【答案】D.解析: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认为观察者可以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 组合, 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 如青少年从父母、 姐妹、 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 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 39. 【答案】 B. 解析: 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大多是一些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获得答案的问题, 这类问题属于有结构问题. 40.【答案】D. 41.【答案】A.解析: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转化与发展,便推动了 德育过程的进展,推动了青少年学生品德的成长.题干中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对外在道德作出 能动反映,就是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因此选 A. 42.【答案】C.解析: 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 是由马卡连柯提出 来的,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3.【答案】A. 44.【答案】A.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带领学生参加百色 起义纪念馆可以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属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45.【答案】C. 46.【答案】D.解析: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47.【答案】A. 48.【答案】A. 49.【答案】B.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 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题干中的小张是作为优秀学生的榜样. 50.【答案】C.解析:能够灵活的运用学习策略是学习策略掌握的重要标志. 51.【答案】C.解析: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 IQ 表示,计算智商的公式为智商=(智龄÷实龄) *100. 52.【答案】D.解析:发散思维指的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 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 一题多解 、 一事多写 、 一物多用 等方式,培养发散思 维能力.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