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 2014-08-01 |
30 年来,生意一直长盛不衰,顾客常常是排队等候.据说刘老汉配制的调料有独特的秘方, 那碗托的味道确实 鲜美. 有一次, 从上海到鄂尔 多斯的飞机晚点, 女儿回到 家里已是晚上11 点.她放下行李就要我陪她去吃刘老汉碗托.我和女儿匆匆忙忙赶到碗托店, 不巧的是碗托早 已卖空了, 要吃只能 等到第二天才有卖的.我和女儿只好去了另一家店吃, 但 味道却差强人意. 自女儿小时, 我便常常带她吃碗托.如今, 每次回上海, 女儿 总要打包几份碗托, 带回去 让上海的朋友们品尝.我想, 如今, 飞去异乡的女儿带 走的不仅仅是碗托, 还有家 的思念. 作者系内蒙古鄂尔多斯 市天洋批发部店主 难忘的碗托游绍宇家乡的 我居住的小镇上, 冬季的街头总弥漫着 烤红薯的香味. 我喜欢这味道. 年少时, 我与父母住在乡下的老屋.我 家的老屋在村子的最西边, 院外有许多粗壮 的柳树、 榆树和杨树.冬天的早晨, 窗外的 风吹动着窗棂上的纸, 发出 噗噗 的声响. 父亲早早便起床, 拿着扫帚和竹耙子, 把院 子外面的落叶和枯枝拢到一起, 然后背回 家.到了晚间, 灶台里的火映红了母亲的 脸.那时的母亲很年轻, 她扎着两条乌黑油 亮的麻花辫, 总喜欢穿那件蓝底白碎花的洋 布花袄.母亲不停地往灶台里添柴、 拉动风 箱, 动作娴熟优美.晚饭做熟了, 母亲就会 在灶台里还红着的灰烬中埋下一块红薯. 夜半时分, 父亲总忘不掉起床从灶台的灰 烬中扒出红薯, 然后悄悄放到外间屋的一张桌 子上.我常常在惺忪的睡梦中闻到烤红薯的 香味.那是我每天早晨上学路上吃的 点心 . 每年的初冬, 我们家便能在生产队上分到 两垄地的红薯, 父亲仔细地把红薯从地里刨出 来, 用小推车运回家, 母亲把它们晾晒在北屋 台阶上的一块大木板上.待红薯的皮变皱, 母 亲就开始给我烤红薯了.母亲说, 这时的红薯 少了水分, 多了糖分, 烤出来才好吃. 我就读的小学在五公里外, 每天上学要步 行约半个小时.烤红薯需小火慢烤, 早晨时间 紧, 来不及烤红薯, 母亲就想出一个法子, 晚上 烤好, 第二天早晨再用灶台做早饭的灰烬稍微 热一下.经过二次烤制的红薯外皮流出了黏 黏的糖汁, 掰开焦脆的红薯皮, 黄灿灿的红薯 肉漏了出来, 吃上一口, 香甜软糯, 齿间留香. 那时的我正是贪睡的年纪, 心又被这样 的美味勾着, 我早饭胡乱扒上两口, 便要匆 匆出门.每天上学前, 接过母亲用旧报纸裹 着的烤红薯, 手上、 心里顿时觉得暖暖的. 烤红薯里有母亲的体温, 有父亲背回家的枯 枝落叶, 更有父亲母亲的爱. 如今, 三十多年过去了, 已步入中年的 我, 常常会想起在乡下老屋时的情景.父亲 在风中拾柴时踉跄的背影, 母亲被灶火映红 的脸庞, 还有母亲亲手烤制出的红薯香味, 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 作者系河北吴桥县诚实综合商店店主 烤红薯的温暖 冯炜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