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 2014-08-23 |
8 家、 食品 13家、文教用品 37家、其他 18家.按迁入地区分布 ,为 四川 250家、湖南 121家、陕西
42 家、 广西 25家、其他省区 14家 .以上数字不包括闽、 浙、 粤等省内迁的厂矿和那些失去联系的企 业. 据另一资料统计 ,浙 江不含小型工厂,内 迁厂家有 87个 ,福 建迁厂 105家 ,广 州也有少量企业 迁桂. 不过这些数字仍是不精确的. 因为这仅是 已迁入内地各厂的注册统计数 ,而 许多小型企业 , 或在内迁途中损失殆尽 ,或 已与他厂合并不再注册 . 并且这些数字也不包括内迁的官营企业. 例 如仅兵工署先后迁川的兵工厂就有 13个 ,资 委会内迁厂矿也有 18家E′ 彐.所以一般说来 ,实 际内 迁的厂矿应更多一些 . 国民政府对 民营厂的内迁 ,虽 是临时抱佛脚搞起来的,但 还是采取了一些不矢为积极的措 施 ,如 提供运输 、 生活补贴和低息贷款 ,优 先安排车船 ,允 诺免费提供重建的地皮 ,自 海外大量购 贮生产资料 ,保证 内迁厂的加工订货等等 ,都 有益于工矿的内迁 .但是 ,它 实则只打算 内迁少数 能从事军需生产的机器 、 化工、 电器等工厂,而 对多数要求 内迁的一般厂矿则并未给予有力的组 织与帮助.因此 ,内 迁厂在沿海厂矿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可怜的.据斯诺的调查 , 约有 ω 多万吨 的机器被抛弃在长江下游一带 丬删,使 中国抗战经济实力受到严重损失. 因此可以说内迁工作 是 失败多于成功 . 然而数百家厂矿在短期内迁往 内地 ,对 大后方工业的开拓却是有重大意义的. 尽 管用现在的眼光看来 ,内 迁厂无论数量和设备都是微不足道的 ,但 当时整个西部地区的工业更为 可怜 ,所 以它们的到来毕竟为大后方增添了可观的工业生力军 .首先 ,内 迁厂门类较全 ,包括矿 业、 冶金、 机械、 造船、 电器 、 化工 、 建材、 纺织、 面粉、 食品和 日用品, 举凡国防民生所需之物 ,无不具备. 它们填补了西部工业的大部分空白,为 战时大后方能出现工矿各业百废俱兴的局面 ,莫定了初步的基础 . 特别是内迁的钢铁、 机械、 电器等企业 ,加 强了内地很幼弱的机器制造业,作 为母 机为大后方工矿业的崛起制造了大批设备 ,例 如仅迁川的各机器厂所造设备在后方各省建立的 小型纱厂就不下 ⒛ 个 ,纱 锭共 3万余枚E【 9]. 其次 ,内 迁厂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批技术 、 管理人才.据国民政府中央建教合作委员会 19们年3月 发表的《 非常时期专门人才总调查》 ,当 时投身于大后方 339个单位从事开发建设的知识 人才凡 7746人 .另据次年资委会调查编制的 《 中国工程名人录》 ,人 数已达 2万 多人.而千里迢迢带着工厂内迁的上海新 民机器厂胡厥文 、 新 中工程公司支秉渊、 上海机器厂颜耀秋 ,天原、 天盛、 天利、 天厨 四厂的吴蕴初 ,天 津久大、 永利的 范旭东、 侯德榜、 李烛尘 ,以 及上海的刘鸿生等人,都 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工业家 ,一 流技术、 管理 人才 . 再加上内迁的各种技工 ,内 迁厂确实使大后方人才荟萃 ,形 成了一支包括企业家、 科技专家 和技术工人的工业建设骨干队伍 ,这 正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能够较快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再次,内 迁厂还带来了一些资金 ,尽 管数额有限,但对工业亟待开发的西部地区,却 是久旱的甘霖. 这些投资和内迁厂的一度顺利发展 ,又 刺激了本地官绅投资办厂的热情 ,这 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了开发大后方工业所急需的资金.总之 ,内 迁厂带来了西部所缺乏的工业设备、 技术 、 人才和资 金 ,确 实堪称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开发的中坚力量. (三 )因 时因地制宜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