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 2014-09-19 |
2017 年1月17 日和
2016 年6月17 日发表在 RSC Advances 和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上.论文链接分别是: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ra/c6ra26281c, 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phar.2016.00164/full.该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ZL2015103242204).同时,中药效应成分指数作为关键技术方法之一,被纳入
2017 年4月颁发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指南》. 中药品质评价一直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目前常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和标准 多局限于指标性成分检测和一般感官评价, 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联性不强, 难以客观地评 价中药的品质优劣并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 为此,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在首创的中药 药效组分敲出敲入辨识模式(Constitute Knock-out &
Knock-in of TCM)基础上,创建了基于 生物效价加权的中药多组分综合量化评价方法――效应成分指数,研制出丹参活血成分指数、 大黄泻下成分指数、黄连抗菌成分指数、附子强心效应成分指数和毒性成分指数,构建了基于 效应成分指数的中药品质-功效-用法用量关联调控的科学机制. 中药效应成分指数融合化学成分检测的准确性与生物评价关联药效和安全性的技术优势, 实现了通过化学成分检测即可评价中药的药效品质, 大大增强了中药品质生物评价的可及性和 普适性, 同时解决了不同成分对中药品质整体药效贡献度的评价难题, 克服了中药品质评价指 标 碎片化 现象.中药效应成分指数的研制及推广应用,将为临床中药实现辨质用药、优质 优价和科学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药讯
2017 年第
2 期4临床合理用药 中西药合用的几种模式及给药途径 中西药结合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前对中西药结合的概念有多种观点和相应的多种方式. 概言之:中西药的同时使用;
联合运用中西药;
中药西化;
西药中化等.分述如下.
一、中西药同时使用 指把中药和西药放于同一处方或成药中施用于患者.这种中西药合用的方式是起源最早, 也是临床运用较普遍的一种方式. 早期如张锡纯石膏阿斯匹林汤. 另外还有一位从外科临床结 合并探索中西药物的就是张山雷先生.他在《疡科纲要》一书中,设计的中西药配合的处方计
3 首:樟丹油膏、三灵丹、橡皮膏.现在临床运用及研究工作报道甚多:如临床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总有效率达 87%的 舒心散 ,系由中药三
七、赤芍、郁金和西药乳酸心可定组成.方中 三味中药配伍使用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虽然作用时间长,但有效力较缓之弊;
加 入乳酸心可定,即发挥其速效之优势,又能克服其作用时间短暂的不足.这样的中西药合用可 谓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两大常见病.临床运用 喘立 平栓 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的优点.该栓剂中的氨哮素兴奋支气管上的 β受体,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而洋金花所含的生物碱则有抗胆碱能作用,可解除支气 管平滑肌的痉挛. 因此本栓剂主要通过提高β受体和阻断 M 胆碱能受体功能而发挥平喘作用. 另外,如烧伤涂液(虎杖乙醇提取物加呋喃西林)、复方氟脲嘧啶片(5-氟脲嘧啶、环磷酰胺、 鲨肝醇、历乃静、白芨、海螵蛸粉)消渴丸、气痛散等.国外如日本有用安定和苓桂术甘汤合 在一起制成的成药. 这种中西药的同时使用, 取长补短, 从药物的疗效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只能作为中西药联用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