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 2015-01-31 |
10 6 /L,蛋白量>
500mg/L,且无其他引起这些异常的原因.脑脊液VDRL试验(或RPR/TRUST试验)或FTA-ABS试验(或TPPA/TPHA试验)阳性(见A.4.
2、A.4.3). 4.3.3.4 组织病理检查 有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变化(见A.5). 4.4 隐性梅毒(潜伏梅毒) WS 273―2018
4 4.4.1 流行病学史 多数有不安全性行为史,或性伴感染史,或多性伴史. 早期隐性梅毒:在近2年内有以下情形: a) 有明确的不安全性行为史,而2年前无不安全性行为史;
b) 有过符合一期或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但当时未得到诊断和治疗者;
c) 性伴有明确的早期梅毒感染史. 晚期隐性梅毒:感染时间在2年以上.无法判断感染时间者亦视为晚期隐性梅毒. 既往无明确的梅毒诊断或治疗史. 4.4.2 临床表现 无任何梅毒性的临床表现. 4.4.3 实验室检查 4.4.3.1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阳性(见A.4.2). 4.4.3.2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阳性(见A.4.3). 4.4.3.3 脑脊液检查 有条件时可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排除无症状神经梅毒.隐性梅毒一般无明显异常. 4.5 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4.5.1 流行病学史 生母为梅毒患者. 4.5.2 临床表现 早期胎传梅毒:2岁以内发病,类似于获得性二期梅毒.发育不良;
皮损常为水疱-大疱、红斑、丘疹、扁平湿疣;
口周及肛周形成皲裂,愈后遗留放射状瘢痕;
梅毒性鼻炎及喉炎;
骨髓炎、骨软骨炎及 骨膜炎;
可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等. 晚期胎传梅毒:2岁以后发病,类似于获得性三期梅毒.出现炎症性损害(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 耳聋、 鼻或腭树胶肿、 克勒顿关节等) 或标志性损害 (前额圆凸、 马鞍鼻、 佩刀胫、 锁胸关节骨质肥厚、 赫秦生齿、腔口周围皮肤放射状裂纹等). 隐性胎传梅毒:即胎传梅毒未经治疗,无临床症状,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年龄 2岁者为晚期隐性胎传梅毒. 4.5.3 实验室检查 4.5.3.1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检查或核酸扩增试验 在早期胎传梅毒儿的皮肤黏膜损害或组织标本中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或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梅毒螺旋 体核酸阳性(见A.
1、A.
2、A.3). WS 273―2018
5 4.5.3.2 梅毒血清学试验 梅毒血清学试验如下: ――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 滴度大于或等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
4 倍, 且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试验阳性(见A.4.2);
――梅毒螺旋体 IgM 抗体检测:阳性(见A.4.3.8);
――出生时不能诊断胎传梅毒的儿童, 任何一次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 或 滴度上升,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见A.4.2);
――在18 月龄前不能诊断胎传梅毒的儿童,
18 月龄后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仍阳性 (见A.4.3) .
5 诊断原则 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6 诊断 6.1 一期梅毒 6.1.1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4.1.1和4.1.2,并符合4.1.3.2或4.1.3.3中的一项. 6.1.2 确诊病例 应同时符合6.1.1和4.1.3.1,或同时符合4.1.
1、4.1.
2、4.1.3.2和4.1.3.3. 6.2 二期梅毒 6.2.1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4.2.1和4.2.2,并符合4.2.3.2或4.2.3.3中的一项. 6.2.2 确诊病例 应同时符合6.2.1和4.2.3.1,或同时符合4.2.
1、4.2.
2、4.2.3.2和4.2.3.3. 6.3 三期梅毒 6.3.1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4.3.1和4.3.2,并符合4.3.3.1或4.3.3.2中的一项. 6.3.2 确诊病例 应同时符合4.3.
1、4.3.2和4.3.3.1,并符合4.3.3.2或4.3.3.4中的一项.诊断神经梅毒还应同时 符合4.3.3.3. 6.4 隐性梅毒(潜伏梅毒) 6.4.1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4.4.1和4.4.2,并符合4.4.3.1或4.4.3.2中的一项. WS 27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