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6-01-24

11 日, 京津冀 地区形成了以区域气团稳定、水汽向颗粒物凝结率高为特征的停滞―静稳不利气象条件.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介绍, 污染形成初期, 华北处 于高空高压脊环流控制下的下沉区, 西南和东南污染输送通道有偏南 风将污染物向北输送到北京;

其中东南通道来自海上, 带来较多水汽, 使得河北西南部、 河南中东部出现大雾甚至强浓雾, 大量气溶胶粒子成 为凝结核进入云雾体系.

13 日清晨, 随着 PM2.5 浓度累积到在区域许多站点超过

100 微克/ 立方米的阈值, 触发了不利气象条件与 PM2.5 污染之间相互促进的 双 向反馈机制 . 例如, 北京大气低层出现明显的增湿现象, 许多气溶胶 粒子成为云雾的凝结核, 形成霾向雾的转换, 导致地面接收的辐射进一 步下降, 稳定边界层结构更加明显, 能见度进一步降低. 张小曳解释. 不过, 这种局面会随着冷空气的到来而结束. 预计

15 日上午, 随 着冷空气到达, 北京的 PM2.5 污染将明显下降;

15 日午后, 河北中南部 空气质量明显转好. 张小曳说. (本报北京

11 月14 日电) 专家详

本报记者 张蕾14 日,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立 十周年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亚太 空间合作组织成立于

2008 年, 总部 位于北京, 是继欧洲空间局之后全 球第二个政府间区域空间合作组织.其宗旨是为该地区国家提供技 术合作平台, 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 的准则下, 开展空间科学、 技术及其 应用领域的多边合作, 促进区域经 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年来,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通 过开展各类合作活动使成员国受益.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理事会主席、 蒙古国通信和信息技术局主席 青巴特在论坛上表示. 作为发起国和东道国, 中国不 遗余力地支持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 发展和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在过 去的

10 年里, 中国向亚太空间合作 组织提供了

22 万幅卫星图像, 在成 员国得到应用, 有效促进了亚太区 域科研、 灾害监测与管理能力的提 高.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 亚太空 间合作组织理事张克俭说.

22 万幅卫星图像让各国直接受益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历史可以追溯至30 多年前.1992 年,中国、巴基斯坦和泰国提出在亚太区域开展空间合作的想法.随后,亚太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之后发展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目前,该组织有8个成员国―― 中国、孟加拉国、伊朗、蒙古、巴基斯坦、秘鲁、泰国、土耳其,1个签约国印度尼西亚,1个观察员国墨西哥和1个准成员国埃及. 考虑到成员国地域分布广阔的 特点, 为使成员国更有效共享资源,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重点建立了六个 合作网络: 数据共享网络、 空间段网 络和地面系统互联、 地基空间物体 观测网络、 灾害监测网络、 空间应用 网络以及教育培训网络, 为亚太区 域提供了多种资源共享平台. 通过 这些合作网络,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 取得了较好成效, 使各成员国直接 受益. 青巴特说. 他印象最深的是以遥感信息为 核心的免费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 的数据资源主要来自中国的

9 颗对 地观测卫星, 拥有覆盖成员国超过

20 万平方公里的可用数据, 目前已 向成员国提供了

22 万幅卫星图像, 广泛应用于灾害管理、 环境监测与 评估、 自然资源和农业估产等各个 领域, 并为各成员国的科研工作提 供了便利.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内部, 各成 员国完全平等, 即不管国家大小、 会 费和技术等贡献的多少, 任何合作 活动所有成员国机会和利益均等, 平等享受共同合作的研发成果.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李新军指出, 优势资源的互动共享取得良 好成效. 目前,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实 施了13 个项目,促进各成员国协作参与各种空间科学和技术应用活动.其中, 地震电离层前 兆特征监测研究项目和亚太地基光学空间观测系统项目已经完成首期建设,Ka 波段信号雨衰模型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