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摇摆白勺白芍 2016-04-30

二、理论模型 财政是政府通过其收支活动以实现国家特定的职能[ 6].土地财政则是政府及其经济部门依靠土 地相关收入筹集资金来满足支出需求的行为.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发生 了巨大变化, 宪法的修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为确立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 年代, 我国借鉴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度开始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香港的土地租约期 限一般为50 年, 每年按土地评估价值的3% 向政府支付年租, 这不同于我国一次性缴纳未来几十年 的土地出让金.

1989 年, 我国土地成交价款为4.

4719 亿元, 仅相当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0. 24% ;

1998 年我国 实行住房制度改革, 在之后的十多年间, 无论是土地的出让宗数、 面积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全国土地出 让收入更是由1999 年的514.

33 亿元猛涨至2010 年的30108.

93 亿元, 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 也由9. 19% 上升至74. 14% .为了更好地测量土地利用结构效率以及城市产出效率, 从而更客观评 价当前的土地财政, 本文建立了地区增长模型以及土地财政与地区增长模型.

(一)地区增长模型 设各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是最大化地区产出.为了分析简便, 假设每个地区具有相同的规模报 酬不变生产函数, 那么地区i 在第t 期的产出为: maxQit = Fi ( X1α it , X2β it , X3γ it , …, Xnλ it ) ( 1) Qit是地区i 在t 期的产出.X1 , X2 , X3 , …, Xn 是地区i 在t 期的n 种要素投入.α、 β、 γ、 …、 λ >

0, 由于可能还存在其他要素投入, 所以α + β + γ + …+ λ <

1. 地方政府i 的预算内约束: S. T. (

1 - θ) Tit + TRit = Zit ( Qit , Lit )+ Eit ( 2) 其中: Tit 是地区i 在t 期的财政预算收入, θ 是与中央政府共享财政收入的比例(

0 <

θ <

1) . 转移 支付是中央政府为了解决地区间财政不平衡, 弥补地方财政资金不足而无偿转移财政资金的行为. 所 以财政预算缺口较大的地区, 一般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TR 要大于其上缴给中央政府的 财政资金, 即如果Tit >

Zit + Eit , 则θTit >

TRit . 本文仍然遵循城市溢出效应的思路, 将地方财政支出区分为生产性财政支出E 和非生产性公共 支出Z.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是自然和经济的综合体.现实中, 单一投入无法形成 产出, 只有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产出.土地是其他生产要素的载体, 但只有与其他要素相 结合形成产出的建设用地才能将其纳入到地区生产函数中.一般来说,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和 经济关系的逐渐复杂, Z 的下划线代表具有一定刚性, 非生产性的一般财政支出是地区i 人口L 和产 出Q 的增函数.加之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以专项形式为主, 中央政府规定其使 用范围, 所以地方政府预算内资金能用于生产性投入E 的比例较少.

(二)土地财政与地区增长模型 土地财政与地区增长模型主要参考Solow 模型.Solow 模型把知识和有效劳动引入生产函数, 这 意味着, 从任何一点出发经济都会收敛于一个平衡增长路径.虽然每个地区的要素投入不可能像So low 模型中只包括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 但无论地区产出投入要素有多少种, 最终都会收敛于平 ・

8 8 ・ 衡增长路径[ 7]. 按照现行规定, 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范围包括城市道路、 桥梁等城市建设支出E.地方政府在获 得土地出让纯收益情况下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改善, 地区经济增长得到快速发展, 同时还可 以按比例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廉租住房、 教育经费等一般性公共支出Z, 从而缓解了 地方政府预算压力.因此, 地方官员具有强烈动机出让土地使用权, 为促进经济增长, 这时地区产出 的预算约束变为: S. T.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