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6-06-21

13718838050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 杨美华,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分析与安全性研究. Tel: (010)57833277 E-mail: [email protected] 杨世海,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Tel: (0431)84533358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中草药 Chinese qraditional and eerbal arugs 第4T 卷第NN 期OMNS 年S月・OMNO・ Penicillium Link. Fr. 和镰刀菌属 Fusarium Link. Fr. 多种真菌污染而出现发霉变质的现象[1-2] , 这一问题 已引起全球性的关注.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统计,每年有

10 亿吨的农业商品受到真菌 及真菌毒素的污染[3] .真菌(fungi)侵染农产品后,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开始萌发 繁殖,霉菌将不断地分解产品中的糖类、蛋白质、 脂肪等成分使其营养物质损失,这不仅影响农产 品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而 且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毒素(mycotoxin)严 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真菌毒素是 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真 菌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AFs) 、赭曲霉毒素 (OTA) 、伏马毒素(FB)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 、 玉米赤霉烯酮 (ZEA) 、 T-2 毒素 (T-2 toxin) 和展青霉素(PAT)等[4-5] .真菌毒素一般具有极强的 急性毒性和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的 三致 作用,还具有肾毒性、肝脏毒性、细胞毒性、胚胎毒性、 神经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基因毒性和免疫毒 性等,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6] . 目前,人工合成杀菌剂如吡咯苯类、咪唑类、 硫氰酸类等在控制农产品采后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 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因其会引起显著残留且降 解周期长、污染环境、抗性,并有致癌、致畸性等 问题,其已逐渐被禁止使用[7] .因此,寻找化学抑 菌剂的替代品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植物 精油及其活性成分源于自然,因其具有矫正异味、 赋有香气、着色等特点作为天然调味料,应用于食 品行业已有悠久的历史,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添加 剂安全性的要求.植物精油及活性成分除在食品行 业备受青睐外,还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 抗氧化、杀虫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 农业、日化和生物农药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 注[8] .近年来,有关植物精油及活性成分抑制真菌 生长及真菌毒素产生,用于农产品的抑菌防霉已成 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植物精油及其活性成分 因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抗菌广谱性、高挥发性、 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低残留、对人体相对安全、对 环境友好的特点, 能够弥补化学合成剂的一些弊端, 可作为天然绿色抑真菌剂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就 植物精油的分布,抑制真菌生长及真菌毒素合成的 活性、抑菌广谱性、安全性评价、抑菌机制进行综 述, 以期为研发天然、 绿色抑真菌剂提供科学参考. N 植物精油的概念及分布 植物精油(plant essential oils, PEOs)又称为 香精油、挥发油,是存在于芳香植物体中的一类具 有挥发性、 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且具有一定活性的 简单化合物组成、可随水蒸气蒸馏,且与水不能相 互混溶的具有一定香味的, 在常温下能挥发的油状 液体的总称[9] .精油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 含精油较为丰富的科属有松柏科、樟科、菊科、芸 香科、姜科、伞形科、唇形科、禾本科、桃金娘科、 马兜铃科、马鞭草科、毛莨科、百合科、夹竹桃科、 石蒜科、蔷薇科、胡椒科、杜鹃科、木犀科等[10] . 精油在植物体内的分布随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有 的从果实中提取,有的则在花、叶片、根、茎、种 子等器官中量较多,还有分布于植物全株中,且精 油的成分和量随植物品种、季节、年龄、生长气候 等的不同而差异明显. O 植物精油及其活性成分的抑菌作用 OKN 植物精油抑制真菌生长和真菌毒素合成 近年来, 国内外有关植物精油抑制真菌生长及 真菌毒素积累的研究较多,见表 1.Rajaram 等[11] 研究发现藿香蓟精油能有效抑制寄生曲霉菌生长 和4种黄曲霉毒素(AFB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