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 2016-11-14 |
30 年发展稳定、 投资效益最高的时期. 向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倾斜的发 展战略, 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初期 发挥了积极作用.新中国工业自力 更生、 奋发图强, 从无到有创造了许 多 中国第一 .
1952 年, 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 车研制成功;
1955 年, 中国的第一 辆拖拉机制造成功;
1956 年, 中国 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开始批量生 产;
1958 年, 中国的第一台黑白电 视机研制成功;
1961 年, 中国第一 台1.2 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
1964 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经过 一五 时期的大规模、 有 计划的重点工业化建设, 带动了新 中国第一次城建高潮, 涌现出一批 以煤炭、 钢铁、 化工、 机械、 纺织等产 业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 出现了 八大工业区, 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工 业化和工业城市发展的基础. 从1964年到1978年, 中国进行 了长达15年、 横跨三个五年计划的 三线建设, 客观上改善了中西部工 业布局和基础薄弱的现状.三线建 设期间, 先后建成2000个大中型骨 干企业、 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 形成 了45 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
30 多 个新兴工业城市.建成了门类相对 齐全的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 是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化道路的 艰辛探索时期.不但创造了坚实的 物质基础, 而且还留下了宝贵的精 神财富, 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 做好了准备. 而这一切, 都与自力更生和艰 苦奋斗分不开. 而习近平总书记所表扬的武汉 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为武重)正是我国 一五 时期苏联 援助的
156 项重点项目之一, 是国 内生产重型、 超重型机床规格最大、 品种最全的大型骨干企业.2011 年10月, 公司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 团公司的子集团单位. 当年的武重, 从1953 年筹备, 到1958年正式投产, 被打上了重重 的前苏联的烙印.早在1954年, 中 苏双方签订 《武汉重型工具机床厂 设计工作合同》 规定.这意味着, 包 括工厂大门在内, 武重厂房的设计 施工基本都由苏联援助完成.这颗 亚洲明珠 在建厂之时, 吸引着中 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投入其中, 开创 了中国重型机床工业的崭新事业. 此后, 武重在新中国工业史上创 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 中国第一台 直径6.3米的重型立式车床、 第一台 10米立车、 第一台重型七轴五联动机 床……武重的产品也曾出口到俄罗 斯、 巴基斯坦、 英国、 印度等国家. 而此时, 我国由于种种原因, 遇 到了外援撤出, 走大跃进等弯路. 武重这颗明珠开始黯淡.加上自身 沉重的负担和落后的经营体制, 武 重开始了它的 下坡路 . 正是依靠着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 精神, 经历了多年沉寂后, 武重这头工 业大象终于开始挪动其庞大的身躯: 从青鱼嘴到佛祖岭, 从传统化向数字 化、 高精尖, 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2011年10月25日, 中国兵器工 业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正式 揭牌.这标志着武重集团完成重 组, 正式并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1月2日, 武重自主研发制造的4台 机床正式交付, 再创多项世界之最. 凤凰涅, 重生后的武重拥有
8 大类、 50多个系列、 300余个品种, 产品全部实现数控化和复合化功能;
公司还能为客户提供机床大修改 造、 设备再制造、 机械加工服务和各 类铸、 锻、 金属结构件产品.如今, 已有两万多台套由武重研制的工作 母机服务于我国能源、 交通、 冶金、 机械、 铁路、 航空、 航天、 军工等行 业, 并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 近几年, 武重承担研制完成了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