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f19970615123fa | 2017-03-03 |
40 多个 大棚, 为种植户挽回了损失, 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与信赖.
12316 是三农服务公益热线, 自从
2011 年开通后电话 不断.冯传荣经常接到外地农民打来的电话, 果树的、 花卉 的、 苗圃的、 中药材的, 她总是耐心解答.近几年, 冯传荣被 农业局安排到旺达农业科技公司做技术顾问, 她利用晚上 时间, 一村一村地为种植户讲解种植技术, 解决存在的问 题.借助微信平台, 她建立了旺达种苗群和冯传荣工作站, 把大多数有微信的种植户拉入群内, 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也经常在群内发布新的技术信息. 有困难, 找冯姐. 多年来, 冯传荣的手机就是农技 110. 早上 5点多就有人打电话, 一天下来接手机接得她头晕脑涨, 但她依然是 24小时开机, 从不拒绝一位农户的咨询. 由于长期休息不好,46 岁的时候冯传荣患上了高血压, 但她仍然奔走在田间地头, 从来没有节假日.80 多岁 的老父亲调侃她说: 她比大干部还忙, 来看我一趟凳子没 坐热就又走了. 斗转星移, 怀着爱岗敬业的赤诚之心, 冯传荣从未离开 过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 足迹踏遍枣庄的各大种植基地. 每当看到乡亲们开心的笑脸, 我觉得再忙再累也值! 在农 技推广的道路上, 冯传荣不忘初心, 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 默默奉献. 种植户信赖的植物大夫――记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冯传荣本报记者朱隽最美农技员 R 本版责任编辑: 郁静娴 行走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浒湾镇竹桥村, 湿润静 谧的青石板巷, 让人仿佛在历史中穿行.仰头观摩鳞次 栉比的古屋、 古门与古楼, 几百年来的巍巍气象依旧. 在竹桥,
100 余幢明清建筑保存完好.房屋为清一 色的板石墙基, 有的石板高达两米.村落巷子狭窄, 房 屋之间几乎连成一体, 很多地方仅容两人并行.村里的 排水沟也都用石块砌成,由北而南,汇入村口数口古塘.高墙窄巷, 坚渠深塘, 构成了先人们的防御系统, 也 形成了竹桥村紧密而有序的村落格局. 让人颇有些不可思议的是, 在整个竹桥村, 新住宅 不到
30 栋.从繁荣到沉寂, 再到近些年的声名鹊起、 游 人纷至, 不论世事变化, 竹桥村民大多仍住在祖辈留下 的老屋中.或许正是因为延绵不绝的代际传承, 悉心的 照料与修缮才让这里的古民居得以更好地保存. 竹桥人爱印书. 西江估客建阳来, 不载兰花与药 材.点缀溪山真不俗, 麻沙村里贩书回. 明清时期, 江 西浒湾商人往返福建建阳贩书的场景, 成为诗人笔下的 一道风景.随着建阳书业的衰败, 浒湾的贩书商人反而 承接了这一产业. 江西一带民谚 临川才子金溪书 , 说的就是临川出 才子, 金溪产书本的地域特色.明清之际, 浒湾镇成为 赣版书籍的印刷重镇.小镇、 古村之中, 印书业延续了 百年繁荣.竹桥古村, 又是浒湾镇里一个重要的印书村 落, 是浒湾印书业的起源地之一. 在竹桥村, 占地近
400 平方米的养正山房至今保存 完好.这里规模宏大, 营造讲究, 正是过去村里刻印古 籍和保存书版的一个地方.乾隆时期, 这里便书版盈 架.居住在这里的余氏先祖, 曾在北京开书肆、 收古籍, 又回乡开印书坊.村里至今还保留了 《三字经》 《百家 姓》 《四书集注》 等多套雕版, 有些线装古籍现在仍可在 古村直接印刷装订. 浒湾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术包括制版、 写样、 雕刻、 刷印、 校对、 套色、 装订等多道工序.83 岁的 忠信堂 印书 坊主人、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嘉泉, 是如今 浒湾最后一位精通金溪刻书 全流程 工艺的人.王嘉 泉说, 制版要精选质地坚硬的木材, 写样要历经两三年 的学习时间, 校对则考验刻书人的文化水平. 金溪浒湾男女皆善于刻字印书 , 这是旧版 《辞源》 中的一句记载.王嘉泉说, 在他小时候, 包括竹桥在内 的浒湾镇很多村庄, 都承接印刷、 装订等印书的外包工 序, 识文断字在村民中间并不是稀罕事.印书、 卖书, 让 竹桥村村民拥有了别样的文化底蕴.村民雕刻书版, 传 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