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 2017-08-30 |
有精义焉, 严人道之 存亡而辨于微者也. 这就是明确历史观与个人 化书写之间的有机结合, 从而使得中国的历史成 为一种与文学相通的审美的历史、 情感的历史与 教化的历史, 而不仅是科学的历史、 理性的历史 与纯学术的历史, 前者体现了 六经皆史 的普遍 价值、 道德、 伦理准则性质, 后者则是现代学科意 义上的某个具体分科门类. 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学也一再体现了这种准 则, 比如传播久远、 大众耳熟能详并且一再被重 写的 赵氏孤儿 . 《春秋左氏传》 中成公四年、 成 公五年、 成公八年里记叙的 本事 是由于赵氏孤 儿的母亲赵庄姬与他的叔祖父通奸间接造成的 赵氏灭门. 但司马迁在 《史记 ・ 赵世家》 记载的时 候, 却隐匿了污秽的本事, 而将罪魁祸首嫁接给 权臣屠岸贾, 突出的是程婴和公孙杵臼的救孤义 举. 纪君祥创作杂剧的时候则舍左传 本事 , 而 采用了史记 故事 . 千百年来人们记住的是经过 史书和文学美化了的历史形象, 而并没有谁会认 为这种处理是反历史的. 因为在司马迁和纪君祥 那里, 都意识到历史并非某种琐碎的 拆烂 污 , 而是要贯通 大义 , 让读者感受到温情与节 义的价值彰显. 这是文学的德性, 而不是现代历 史科学的理性. 即便是史学, 史家追叙真人实 事, 每遥体人情, 悬想事势, 设身局中, 潜心腔内, 忖之度之, 以揣以摩, 庶几入情入理. 盖与小说、 院本之臆造人物、 虚构境地, 不尽同而可相通. 相通 的史学与文学不仅是记言记事的笔法, 更 在于支撑着这种笔法的对于 历史性 的认识. 警惕历史主义的偏执 实证主义式的历史观作为基础性 知识累积的手段, 自然没有问题. 问题 在于这种思维推向极致, 就会将手段当 作目的, 尤其在进入到文学领域后, 很 容易因为书写者亲历、 经验和现场的 真实 感受而带来一种真实性的虚妄, 误以为那就是历史. 如同海德格尔所说: 历史性这个规定发生 在人们称为历史的那个东西之前. 史观或者说 人们意识到的历史性, 使得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知 识, 更是一种情感态度与道德追求.在前现代中 国, 史观被表述为 义 , 而 义 的内涵随着时代 变迁而变迁, 就今日而言, 历史的 大义 无疑应 该依托于经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洗礼 的一系列价值体现: 消除贫穷和等级, 追求人民 民主、 平等和共同富裕.近代以来的历史哲学被 分为本体论的 (如黑格尔) 、 认识论的 (如科林伍 德、 孔多塞) .20 世纪以来经过 语言学转向 , 又出现了修辞论的 (海登 ・ 怀特) , 经过福柯、 德里 达之后, 历史更是被消解, 而替换成 谱系 .而 吸收马克思主义营养并结合中国实践所产生的 历史观, 在此类欧风美雨之中则被搁置了.历史 决定论、 线性发展观、 矢量时间观在解构之后, 造 成了 历史的终结 论和价值观的淆乱.当代文 艺中种种历史重述现象所体现出来的虚无主义 必须放置在这个思想史的脉络之中才能得到有 效的清理. 如果我们细析当代文艺作品中的虚无主义, 会发现近代以来的历史哲学遗产挥发出的藕断 丝连的影响. 它表现为历史主义, 即根植于
19 世 纪兰克史学的价值中立式的 真实性 偏执. 这种 历史主义表现为 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 的工具 理性思维, 因为与有清一代的乾嘉汉学传统契 合, 而被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奉为史学圭皋. 上穷 碧落下黄泉, 动手动脚找材料 、 层累 叠加的古 史辨成为塑造当代历史观的主要资源, 而另一类 有着明确理想维度和未来愿景的历史观资源 (阶 级斗争、 革命正义、 消除等级与剥削的平等诉求、 社会主义革命与共产主义未来的必然性) 则因为 激进乌托邦的失败而退隐, 乃至遭到嘲笑. 实证 主义式的历史观作为基础性知识累积的手段, 自 然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这种思维推向极致, 就会 将手段当作目的, 尤其在进入到文学领域后, 很 容易因为书写者亲历、 经验和现场的 真实 感受 而带来一种真实性的虚妄, 误以为那就是历史. 从逻辑上来说, 现场感并不等于现实感, 而个人 真实也不能与历史真实画等号. 历史主义的求 真, 如果失去了向善的道德维度, 而只计较于 法 利赛人的真实 , 而忘却历史的 大义 , 就会让历 史书写变成一堆秘事杂辛、 断烂朝报的堆积, 就 像法的条文规定如果不以正义为旨归, 那么教条 的律例很有可能成为恶的帮凶. 修辞立其诚 , 这个主观性的 诚 至关重 要, 它就是要在客观性的 真 的基础上加上善的 维度, 保护它不至于沦落为冰冷的机械作业. 不 幸的是, 当代文学书写中的很大一部分, 可能正 在走向这种历史主义式的工具化. 其表现就是津 津乐道于 细节 , 就像以赛亚 ・ 柏林在论说 现实 感 时所强调的, 作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潜入表 层之下、 穿透那粘稠的无知, 达致 难以清晰表述 的习惯、 未经分析的假说和思维方式、 半本能的 反应、 被极深地内化所以根本就没有被意识到的 生活模式 . 这固然是文学极其重要的一面, 但是 在工具性的思维当中, 细节 的现象学式呈现并 不能自动生成对于 细节 的理解, 更遑论历史感 的生成. 真实的细节与材料如果没有坚定的历史 观做支撑, 不仅不会一叶而知秋, 反而导向了个 人主义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恰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