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7-08-31
提要本书旨在探讨神不灭思想的发展演变与思想史意义,?图说明从汉末直?齐梁,?国佛教 「神不灭」思想的发展表现出向「佛性」理论转化的趋势,并且说明此?发展,本质?乃是? 国佛教「主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思想转折的历史进程,取决於各时期?者对「主体」问 题的主流思想模式.初期的「神不灭」理论显示出将染、净皆收摄於「心」 、 「神」主体的?质, 此正与当时佛教思想家如康僧会、支谦、谢敷、郗超、道安、支遁等?的佛?思想型态合辙;

其具体表现便是慧远、?炳的神不灭思想.?般若?以及涅?发展初期,僧肇与涅师僧亮、 僧?、僧柔、智藏等?者普遍以「相续不断」之「心」 、 「神」来解释主体轮回问题与正因佛性 概念,表现在「神不灭」思想?便?沈约新型态之理论成果.从梁?宝亮开始, 「心」 、 「神」作 为佛性思想的核心概念,又再走向实体化的方向,其结果便是梁武帝神明成佛义之唯心?元论 的思想体系. 「神不灭」理论的发展历程背后其实?相当重要的思想史背景,绝对不只是论争层 次的问题而已.而「神不灭」与「佛性」思想之间的交涉现象更非无意义的混杂,而是思想史 或佛教史演变的重要转折. 本书是作者

2006 年完成之博士论文,由林丽真教授指导. 作者简介 谢如柏,1973 年生,台湾大??国文?系博士,现为暨南大??国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研 究领域为㈥朝佛教思想、魏晋玄?、道家思想.著作?《从神不灭论到佛性论DD㈥朝佛教主 体思想研究》 、 《 《列子》 「命」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以及〈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DD 形神之争的终结与向佛性思想的转向〉 、 〈从涅经、众生正因说到沈约的神不灭思想DD南朝 佛性?说与形神理论关系之考察〉 、 〈目的与工具之辨DD杨朱思想的论证基础与根本关怀〉等 论文. 目次-目 1- 上册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意义・1

第二节 佛教的无我说与主体问题

5

一、实践意义之无我

6

二、存在意义之无我

10

三、部派与大乘佛教的主体观

13

四、主体、实体意义的界定・21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围

24

第二章 早期译经中的主体概念主体问题的 原初理解・29

第一节 神・30

一、诸译经中的神概念

30

二、识、神之对译及其背景・37

第二节 心・41

第三节 意・47 结语53

第三章 神不灭思想的先驱主体理论的原初 思考・55

第一节 早期佛教学者的主体思想

55

一、 〈牟子理惑论〉56

二、康僧会

58

三、支谦・63

四、谢敷・67

五、郗超・71

第二节 两晋般若学思潮中的主体观

77

一、道安・77

二、支遁・90

三、心无义及其他・97 结语102

第四章 慧远、宗炳的主体思想神不灭理论的 形成・105

第一节 慧远之主体理论

106

一、神不灭思想与主体理论・106

二、轮回:神、心的受染作用

109 目次从神不灭论到佛性论六朝佛教主体思想研究 -目2-

三、解脱:神、心的染净转化

113

四、慧远神不灭说的定位与背景

117

第二节 宗炳之主体理论

120

一、神、识的性质与功能・120

二、轮回:心、神受染与情、识相续・123

三、解脱:识之作用与唯神境界

126

四、宗炳的本净思想与《涅经》128 结语129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