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n灬不离不弃灬 | 2017-09-02 |
7 8
9 ) 《新剡琅琊王氏宗谱》 和民国丙寅(1
9 2
6 ) 《梅山王氏宗谱》 ,均收录有 唐代平阳公路应撰的《唐越州剡县 鼓山王右军祠堂记》 ,记载王羲之 早镇金庭, 晚遁鼓山……创金庭道 院于功岭 (一说梅岭, 疑即王罕岭) . 晚年托迹炼丹鼓山, 创紫芝庵, 置山 市田. 其孙相国尚之居剡, 立祠于山 麓, 以奉祀事, 轮奂E飞, 成一方千 古之壮观. 上二种王氏宗谱内还收 录了王羲之本人 《鼓山题辞》 文: ……致政金庭, 南明别墅.光鼓西 涯, 剡邑东鄙. 绝t周垂, 崇冈顿起. 鼓宏对旗, 巅夷若砥.其地可锄, 有 药堪饵. 奚翅沃洲, 岂让天姥. 结庵 紫芝, 爰居乐土……仲尼成仁, 朝闻 夕死;
孟轲传道, 无有乎尔!世远人 非,知谁遁此.右军镌石,鼓山同 峙. 根据 《题辞》 , 王羲之晚年曾在 鼓山炼丹、 采药、 结庵, 还置有田宅, 建造过别墅, 活动一定很频繁, 居住 亦应相当长久, 非徒足迹所至而已. 正因为如此,王羲之的孙子王尚之 在鼓山之麓为其祖建造了 王右军 祠堂 ,而且建造得相当壮丽辉煌. 这座号称 一方千古壮观 的右军祠 堂至少到唐中期还完好保存着.撰写《祠堂记》 的唐人路应, 在唐贞元 到元和间 (7
8 5 -8
2 0 ) 做过州刺史、 散骑常侍等官.撰 《祠堂记》 时估计 离尚之建祠已有
4 0
0 多年了. 《祠堂 记》 和 《题词》 的可靠性是可以探讨 的, 但没有确凿证据前, 我们也不能 轻易否定它. 王羲之遁迹鼓山留下了道教文 化, 从 《题辞》 对孔孟的追怀中也可 窥见儒家文化的影响.应该说道家 与儒家文化都存在早期鼓山的历史 文脉中. 而鼓山与王羲之连在一起, 使这种文脉在起点上就具有很高的 品位和广泛的影响. 儒道两种文化传统在鼓山并行 不悖地存在着、 发展着, 到宋代, 儒 学文化发扬光大起来,出现了鼓山 书院的辉煌时期.
三、 石氏家族与鼓山书院 鼓山书院开创于北宋天禧间 (1
0 1
7 -
1 0
2 1 ) ,创办人是当时新昌 著名教育家石待旦 (9
8 5 -1
0 4
2 ) . 新 旧地方志对早期鼓山书院的记载很 简略, 只提到 尝延程夫子明道 (颢) (1
0 3
2 -1
0 8
5 )讲学于此 , 旧为石 亚之 (1
0 1
8 -
1 0
5 7 ) 读书处, 名石鼓 书堂 , 后石子重讲学于此, 著 《中 庸集解》 ,朱熹尝采其说 .具体情 况, 虽语焉不详, 扑朔迷离, 而鼓山 书院的创办与发展,离不开石氏家 族是无疑的.有必要先说几句石氏 家族. 原石大宗祠内三副名人对联, 把石氏家族在两宋时期文化教育上 的赫奕辉煌, 表述得淋漓尽致:
(一) 祖 (待旦) 延明道, 孙 (子重) 友晦 庵, 奕世文光凌北斗;
兄 (公弼) 劾蔡 京, 弟 (公揆) 弹秦桧, 塞天浩气镇中 州 (王阳明) .
(二) 同朝十学士, 六 部五尚书, 跻跻冠裳夸右族;
一门三 状元,四代九御史,巍巍甲第羡名 家 (状元倪元璐) .
(三) 义塾宏开, 造就七十二奇英, 陶F四宰相, 德望 浙中第一;
儒林丕振, 继起五百六进 土, 中兴三状元, 科甲天下无双 (状 元洪珠) . 所以陆游说 浙中右族, 石 氏为大 . 对联中虽没有提到鼓山书 院, 但从 《石亚之墓志铭》 中获知, 待 旦创办石溪义塾, 分上、 中、 下三区, 下区名 集贤讲道 , 地点就在鼓山 书院. 石氏家族的人才辈出, 名闻天 下, 岂能与鼓山书院无关?同时, 书 院与两宋二位大儒程明道、朱熹又 有特殊关系. 程朱理学, 继承发展孔 孟道统,而鼓山书院在传播程朱理 学,把当时最先进的学术文化传入 新昌, 并推向浙南起了中介作用, 其 业迹又岂可轻视! 石待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