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颜大大i2 | 2017-09-17 |
80 年代末出版的散文集《耕堂读书记》 , 我以为是大师多年来潜心读书 ,远瞻历史、 近 察现实的思想结晶, 集中代表着大师散文艺术的至高境界.本书所收
40 篇读书记, 不仅在体裁形式上 为当代散文创作开出新路 ,而且在思想深度上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真正形散神不散的上乘之作,非有深 厚的学养功力而不能为.作者借读书记这种形式 ,披沙拣金 ,烛微显幽,历史与现实呼应 ,叙述与议论并 进.谈古人古书 ,说今人今事 ;
道人物与时代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
言道德伦理情操 ,立命修身作 文;
剖析创作与欣赏中的种种疑难, 给出肯定的一家之言.文思流动, 随物赋形 ;
刀不虚奏 ,切中肯綮. 深邃精密的识见闪烁于字里行间, 宛如山阴道上, 奇石佳木, 令人目不暇接 .比如作家谈文艺与政治的 关系这一数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干脆化繁为简, 采用当年鲁迅先生 估《学衡》 的办法 ,对某些人的心 态也 估 了一下 : 在作品中, 政治可以淡化 ,生活也可以淡化,但作家的生活欲望,不能淡化.住房 ,坐汽车 , 安电话,自己解决不了, 还得给省长 、 市长写信求助.作品, 希望得个头奖 ;
团体 ,希望当个理 事;
室内,悬挂奖章、证书 ;
机关 ,争取评上高级职称 ……这些都与政治有关 ,作家本身的政治 , 也淡化不了 ,而且,有越来越浓化之势. ― ― ―《买〈 汉魏六朝名家集〉记》 这就叫一针见血 ,使人感到撕下假面后的痛快 ! 而 从文场进入官场 ,这是历代文人 ,无可争议的 ,一贯 的醉心之路.这种道路, 已经不是政治侵略文艺, 而是文艺侵略政治了 .作家的观点是 : 李斯的《谏逐 客书》 ,贾谊的《过秦论》, 诸葛亮的《出师表》, 通篇都是政治, 却是千古流传的名文 , 作品品格的高下, 不在作品里有没有政治, 浓淡如何 ,而在于作者的用心 .这些话于对时事的评论中满含善意的引导,真 知灼见,令人信服.在《能静居士日记》中,作家谈到太平天国的悲剧时说: 天朝以互相猜忌自相残杀, 遂使大业倾于将成, 金田起义时灿烂众星, 纷纷陨落.千百万农民战士 ,顿时风流云散, 十四年争战经 营,一旦土崩瓦解.狂澜既止 ,龙虎无据 .忠王末路,哀言求生.此千古大悲剧 ,志士仁人 ,扼腕痛心,无 可奈何者也.将革命大义 ,幻为私利者 ,当负此责乎? 自我得之 ,自我失之矣. 曾、左之徒,初以封建道 统号召地主子弟反抗异端 ,而旷日持久 ,未见成效 .终以天国内讧,乃告功成.此非曾、 左封建道统之胜 利,乃洪扬本身封建道统之胜利也 .历史如此嘲弄 ,人民可不知畏乎 ? 这些话, 对于历史经验的总结,明 察秋毫,何其沉痛! 在《买〈饮冰室文集〉记》中 ,作家站在历史的高度 ,从人与时代的关系上对梁启超先 生的一生所为作了深入的评价 ,其知人论世之深, 其感情之深厚凝重 ,堪称当代最好的人物品藻文字,具 有强大的感染力量: 这一天才, 也只是时代的产物 ,命定要随时代而消亡.他的中心政治思想是君主立宪 ,民 权革命.当这一思想在广大人民头脑中沸腾之时, 他能乘其兴会, 翱翔天际, 为人景仰 .然而 政治潮流, 是不断前进的 ,辛亥革命 ,他已经有些落漠 ,当社会主义兴起 ,冲激中国思想界的时 候,他的文章就黯然失色 ,再也没有过去的活力.对于政治思想上的一些辩论 ,他显得只有招 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理屈词穷 ,悄然息影 . 时势推移, 年月无情 .展读其书而念其人 ,于我心虽不无戚戚,然忆及海禁初开 ,国家危亡 之际 ,仁人志士 ,爱国心切 ,忘我无私,声嘶力竭,又不胜其感激追慕之情也 . 再如《买〈 章太炎遗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