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 2017-09-17 |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C)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D)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M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8. 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句中的「鼎镬」一词,是由可各自独立的「鼎」与「镬」所构成,且「鼎」与「镬」意义平行对等,不互相修饰.下列文句「」内的词,与「鼎镬」构成方式相同的选项是:(A)《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B)《 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C)苏轼〈赤壁赋〉: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D)顾炎武〈廉耻〉: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9. 阅读下文,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於其后时,果乾减少,唯半巢在.雄_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雌 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雄鸽不信,_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嘴啄雌鸽,杀.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 百喻经?一鸽喻》)(A)雄鸽多疑固执,闯祸而不知悔悟(B)雄鸽未察真相,以至於误杀雌鸽(C)雌鸽吃了果子,却宁死不肯承认(D)雌鸽没吃果子,果子是被偷走的10.阅读下文,选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选项:周秦间诸子之文,虽纯驳不同,皆有个自家在内.后世为文者,於彼於此,左顾右盼,以求当众人之意,宜亦诸子所深耻欤!(刘熙载《艺概?文概》)(A)周秦诸子主张各异,互不相服(B)为文宜广纳众说,以求左右逢源(C)文章当求表现自我面目,不可一味迎合世俗(D)后世为文者多慎选诸子的论述,印证自己的见解第3页96年学测 共7页国文考科 -
3 - 11. 先秦诸子的思想与文章各有其特色,请推断下列叙述中的甲、乙、丙、丁各指何人?甲、强调民贵君轻,其文表现出气势浩然的风格.乙、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笔锋峻峭犀利,论说透彻精辟.丙、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善於运用排偶句法议论,逻辑周密.丁、追求逍遥的境界,善於寓哲理於寓言之中,想像玄妙,说理高超.甲乙丙丁(A) 庄子 孟子 韩非子 荀子 (B) 孟子 韩非子 荀子 庄子 (C) 庄子 孟子 荀子 韩非子 (D) 孟子 韩非子 庄子 荀子 12-13为题组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2-13题.多年前,我独自站在杳无人烟的乡间路旁等候公路局巴士.无风之夏,炎热中藏著一股诡奇的安静,像千万条火舌欲一块冰,却咽不下.我站得脚酸, 忍不住蹲著,因而感觉那股安静渐渐往我身上来,即将形成威胁,彷佛再近一步,会把我给粉碎了.忽地,树蝉惊起,霎时一阵带刀带枪的声浪框住了人间.就在这时,站牌后那排蓊蔼老树无缘无故下一截枝叶,不偏不倚掉在我面前,著实叫人一惊.我抬头,树上无人;
低头审视,不过是寻常的断枝残叶罢,应属自然律支配下无需问为什麽也不必寻觅解答的自然现象.多少草木之事,断就断,枯就枯了,落就落,腐就腐了,若苦苦逼问「何以故」就 显得长舌.这道理我懂,只是在惊魂未定之时观看那截枝叶,心思不免忙起来;
顿觉枝非枝,叶非叶,必定有什麽深不可测的天谕包藏其间.是一段枯萎青春还是遗失的记忆?象徵死生与共的恋情或是老来弥坚的诺言?我蹲在那儿发愣,掐一叶仔细瞧,看不到喋喋不休的天机倒瞧见了虫啮,觉得人生没有解答,只有各自感受.(简o〈闲闲无代志〉)12.上文三个若均使用「 拟人化」的 动词,且须兼顾前后文的呼应连贯,则内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A)吞/欺/扔(B)舔/溜/打(C)融/游/挽(D)/飘/捻13.「 观看那截枝叶,心思不免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