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 2017-09-26 |
二、母女关系中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意 识――艰难的文化苦旅 身处异域的华裔女性较之大陆本土女性来说, 面临的压抑是多重的.她们是身处异域的华人,是 华人中的女性.她们处于世界最底层,位于 失语 状态.缺失地位和话语权的女性,要寻找、获得自我 身份非常艰难,因此,必然地,她们依靠母亲的故事 万方数据 第29卷(总第250期) 谢燕:寻找自我――华美和中国当代女作家笔下的母女关系比较 和母女关系的故事进行反抗的及性别的书写,此外, 她们对种族、文化的书写也必不可少.在异质文化 语境下,母女关系的展示及其女性意识的显现,无不 体现了身处异域的华裔作家乃至作品中女性对大陆 文化的苦苦寻觅与追求,体现出艰难文化苦旅中的 人生历程. 夹在两种文化、身份之间的美国华裔女性,她们 的生存状态似乎是一种被悬置在中间左右摇摆、没 有明确归属的状态.因此,在华美女性作家的作品 中总是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殖民心态和自我东方化的 倾向.在汤亭亭、谭恩美的文本中,中国总是处于 20世纪初到40年代的 过去 ,充满饥荒、灾难和战 争的苦难;
美国则是20世纪80到90年代 当下 的 先进世界.这种时间错位,可以称作为 类型学时 间 (Typolo西cal Time)…,用Joh锄es FabiaIl的话 说就是 完全剥离了时间矢量的、物理性的内涵 , 是 前文字对文字的、传统的对现代的、农业的对 工业的 【8J.在 类型学时间 的衬托下,母亲代表 的中国和中国文化显得更加落后,女儿代表的美国 和美国文化则愈加先进,母女之间的失和很大程度 上是由于女儿讨厌母亲所代表的落后中国及其文化 所致.此外,在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及中国文化 的再现上,华美女作家也流露出 东方主义 的视 角.如《女勇士》《喜福会》《接骨师之女》中,都有 描写中国人什么都敢吃的细节,尤其是《女勇士》中 勇兰给女儿讲的活吃猴脑的故事和《喜福会》里许 安梅之母为尽孝道,用小刀从自己胳膊上割下一块 肉给外婆熬药吃的故事.这些故事本是中国人 脍 不厌细、食不厌精 的极致饮食文化中个别极端的 例子,或是表现母慈女孝的感人场景,但它们在美国 人看来是残忍的、野蛮的 可信的细节(convincing details) ,从而 产生一种东方主义效果(oriental e娲ct) .'
9】 上述华美女性文学作品中对母亲的世界和母女 关系的描写确实有东方主义的因素,但是其内部也 包含对东方主义的解构.美国非裔文学理论家Paul Gikoy和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认为 对主流文 化统治的内置并不意味着(被殖民者)对其彻底的 妥协、彻底地承认失败,相反,它意味着(被殖民者) 重新思考人被剥夺了的能动性意义 ¨'
.霍米・巴 巴还在《模拟与人》中指出:模拟和重复的目的是使 模拟对象产生无声的变形和滑动,使其变得不纯,最 后达到将其逐步消解的目的.这正是被殖民者自身 的能动性所在.韩裔美籍学者Elaine H.KiIn认为 亚裔美国文学在文化身份问题上初始阶段的族性书 写是必然的,是对有着种族及文化歧视的社会机制 的自觉反应与暴露,是渴望重新定义亚裔自身、寻求 政治一体性的某种约言.在《解读亚裔美国文学》 的前言中她认为亚裔文学的出现是 亚裔自我意识 及自我形象 的努力和尝试.少数族群的女儿与母 亲联合起来 讲故事 ,打破沉默、述说自己边缘化 的生存,是追问 我是谁 的先决条件.【I训 于是,华裔女性勇敢地拿起笔,用母女之间的故 事打破性别及文化的沉默,以书写作为抵抗策略. 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身上的殖民烙印,但这种书 写不由自主地带有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复制美国强势 文化的 东方主义 凝视.这反映了华裔女性由于 身处两种文化的张力之中,陷入了被两种文化世界 所挤压的尴尬状态.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