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XB156399820 | 2017-09-30 |
第一篇白话 小说是陈衡哲的《一日》,而第一部 白话长篇小说则是张资平
1922 年2 月出版的《冲积期化石》.
1918 年, 在日本留学的张资 平有感于自己的留学生活,遂通过 文学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最初他将 其定名为《他的生涯》,郭沫若认为 太俗, 作者便改为现名,1921 年11 月脱稿后寄郭沫若, 郭转交郁 达夫,郁将其列为 创造社丛书第 四种 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 冲积期化石 是个地质学名 词, 原指保存于第四纪时期形成 的陆相沉积物地层中的古生物遗 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痕迹. 借用 张资平的自释是: 人类死后,他们 的遗骸便是冲积期的化石. 作者 在扉页题 此书为纪念而作 并以 此为书名, 意在借喻地质与人类 社会的发展关系, 既表达自己对 逝去的父亲的思念之情, 又刻下 现实生活中具有历史文物性质的 人与事的印迹. 这是一部带有很强自传色彩 的长篇创作. 小说以 我 和韦鹤鸣 这两个孩提时一起在私塾蒙学,少 时同受新式教育,青年时同去日本 留学的年轻朋友的成长经历为线 索,描写了留学生鹤鸣在故国和异 乡所遭受的冷遇、歧视(爱日本女 子如嫣不可得), 以及中日青年在 学习生活中所建立的虽短暂却真 诚的友谊,批判了辛亥革命前后中 国社会里特别是弥漫在教育界、政 治界和家庭婚姻制度中的种种腐 败行为, 讽刺了外国宗教势力,又 表现了日本社会种种不平. 作品刊 行后,冀野很快就在
1922 年3月27 日《时事新报・ 学灯》上发表《读 〈冲积期化石〉之后》一文,这是新 文学公开发表的
第一篇长篇小说 评论. 朱自清、茅盾、成仿吾等均从 技术的层面指出小说的不足,如朱 自清在同年
3 月26 日致俞平伯 的信中说: 《冲积期化石》 结构散 漫,叙次亦无深强的印象,似不足 称佳作. 茅盾5 月11 日以 损 的 笔名在上海《时事新报・ 文学旬刊》
37 期发表《〈创造〉给我的印象》一文, 认为: 今年春看 《冲积期化 石》,觉得反差些,那中间原有几段 极能动人,但是那回忆太长,结构 上似乎嫌散漫些,颇有人看得嫌腻 烦. 成仿吾1927 年8 月25 日在 《创造季刊》 第1 卷第3 期致郭沫 若的《通信》中也认为: 这篇小说, Composition 上有大毛病,首尾 的顾应, 因为中间的补叙太长,力 量不足. 并且尾部的悲哀情调,勉 强得很. 作者的议论也过多,内容 也散漫得很. 的确,从小说形式上 讲,《冲积期化石》结构零乱,人物 性格亦不鲜明,议论颇多且游离主 旨,难怪沈从文多年后仍认为《冲 积期化石》头绪极乱,若不是一些 感伤情绪的描写,因体验深刻而写 得真实可信,似乎无所可取. 其实不然. 首先,小说选材与描写视域极 富新意. 作者以留学生为主人公, 在较为广阔的背景下展示与比较 中日两国及两国青年或同或异的 社会现状、生活境遇、人物命运的 文本,拓宽了新文学长篇小说的表 现域. 其次,小说的叙述支点具有 划时代意义. 表面看,张资平通过 回忆主人公鹤鸣求学时期的种种 往事,讽刺了社会的不平,抒发了 对亲人的深厚感情,但其根本在于 以 人的生活为是 ,以 人道人义 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 研究 的 人的文学 这一新文学的 革命主张,首次在长篇小说创作领 域得到了真切的落实. 虽然作者的 人道主义思想尚浅,但以普通的文 体,记普遍的思想与事实,以真挚 的文体, 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的 平民文学 观,即直面人生的勇气 和服务现实的 为人生 的五四精 神,却实实在在地流贯其中. 再次, 小说的叙述手法具有现代特征. 《冲积期化石》用倒叙、预叙、插叙、 补叙等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主题,尽 管不很熟练甚至有枝蔓之嫌,但它 毕竟使小说在叙述结构上与传统 小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因此,《冲积期化石》 虽然在 思想艺术上尚显稚嫩, 但作为新 文学第一部长篇小说, 其开拓之 绩功不可没. 而后人谈及中国现 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时, 张资平和 他的《冲积期化石》都将是一个定 被提及的名字. 关于鲁迅佚信 鲁迅文献的出版, 他的书信是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那也是中国现 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以鲁迅生前所 接触的人之多、 书信内容所涉及之 深广,抑或可以这样说:鲁迅的文章 和他的书信是应该同等重要的. 遗 憾的是鲁迅生前因为 文网 和 文 字狱 的原因,在其全部往 d m8416〉〉913・21〉6〉3TD'